蔡邕①听琴
作者:未知 文章ID:28903 浏览:
【原文】
蔡邕①听琴
吴人有烧桐以爨②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③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④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节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注释】①蔡邕(yōng):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蔡文姬之父。②爨(cuàn):烧火做饭。③陈留:古地名。④将命者:侍从。
【问题】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名:命名
B。遂反 反:同“返”,返回了
C。至门而去 去:离开
D。我向鼓弦 向:朝向,对着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惟恐螳螂之失之也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得李广必生致之
D。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10。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邕从一个普通人的手中抢救出一段制作琴的良木。
B。蔡邕接受邀请来到邻居家的时候,酒宴已经开始了。
C。邻居家里客人的演奏其实是借螳螂与蝉的故事表露杀机,被蔡邕识破。
D。这个故事说明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潜听之。
(2)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