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从“苦读”到“乐读”

发布时间:2016年3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8928  浏览:

【原文】
    从“苦读”到“乐读”
    从“苦读”到“乐读”①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纵横家苏秦,“兵法之书,昼夜勤读。每值更深夜静,昏迷眼闭,乃引锥自刺其股,使醒又读”;汉代政治家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乐读的事例也不少。比如,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诗人韩驹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②读书有苦读和乐读,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情况多半是“乐读”时发生的。③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时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④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⑤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也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⑥“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也会从开始的苦读逐渐升华到乐读的境界。

【问题】
    2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23、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4、第③段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2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一味的乐读有哪些弊端?(2分)
    26、除了苦读和乐读,你还有哪些好的读书策略?试简要解释。(3分,30字以内)

【参考答案】
    22.我们读书,既要苦读又要乐读。(或:我们读书,要把苦读和乐读两种形式合理的互补。)(2分)
    23.引出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的证明中心论点;(2分)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1分)(共3分)
    24.不能,(1分)本段论证的是一味的乐读所带来的弊端,(1分)从反面突出有力的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共3分)
    25.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很容易读到不健康的书籍;(1分)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1分)(共2分)
    26.例:①疑读,就是带着疑问去读书。②精读与略读,重点的内容精细的读,非重点的则浏览。(3分)(记读、猜读、背读等均可,只要解释合理,展现了发散思维即可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巴黎不堵车的秘诀
  • 下一篇:声音也有破坏力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