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扶桑花里的《诗经》

发布时间:2016年4月6日  更新时间:2023年9月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8983  浏览:

【原文】
    扶桑花里的《诗经》
    ①沉睡的神态,是一片眼影,涂在春天里的睡眠上,沉默的扶桑树,仿佛等待着谁吹响天空的号角,让草尖上的晨雾,退出一条道路来。在滇西北,那一条峡谷井一样深,我与它厮守着,阅读着那本厚厚的《诗经》,心里却怀想着一个遥远的城市。滇西北的峡谷,在群山里像一座古老的寺院,在红尘之外,在内心深处。我不知道,是谁在这间破败的屋旁,植下了一棵扶桑树,经年之后,它长长的枝条已经抵达了被雨水浸黑的屋檐。扶桑花在深夜里开放着,潜伏着。等我推开门,清晨的坡地上,淡黄色的阳光已经把峡谷里的岩石和草丛蒸出一片雾气来,给它们镀上一层湿意。
    ②怀想着一座城市,我的梦便与这条深深的峡谷无关。
    ③火车开进了站台,那么多的人,手里提着行李箱,在挥别与叮嘱中挤来挤去。脚下的道路不是单行道,我站在路边,对着自己的内心,一遍又一遍地拷问:走?还是留?只身一人,在城市里,闻着房间里的霉味,我终于对自己说:该回去了。
    ④回到峡谷,我就走不出去了,没有谁会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回到那座城市里去,把我丢失在那里的脚印和心找回来。是的,在这幽深的峡谷里,手里拿着古老的《诗经》,我又想到了那座遥远的城市。虽然那座城市里也有紫红色的玉兰花,初春时节,都会在枝头上焰火一样绽放。但是,一去不返的人是我,而不是谁离开了峡谷,去了那座城市,让我日夜思念。
    ⑤靠着扶桑树粗大的树干,我把《诗经》放在脚下的一只小木凳上,听着江水在远处的山腰后面哗哗地流淌着,那水声,仿佛是一条连绵不绝的褐色绸缎,在风里无休止地展开,在炽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群山顶上飘过一朵灰色的浮云,峡谷里顿时暗了下来,就像一只巨大的河蚌,收拢了它的壳。是啊,我离开那座城市的时候,是因为一扇门对我关上了。只有这个峡谷,就像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从来都用那群山之间的怀抱,接纳一个归来者。回到峡谷里的时候,只剩下一个人和一本《诗经》。只有峡谷,才会对我有如此的夸赞。
    ⑥云朵从头顶上掠过去了。我从树影里走出来,站在阳光里,面对着峡谷对面倾斜的山脊,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正午,阳光照着整个峡谷里的岩石、草丛、藤蔓、水渠、磨坊、栈道,所有的植物都在疯狂地生长着,白天的阳光把充足的温暖送到每一片叶子上,只等着暮色降临的时候,凝结的露珠又会让那些土壤潮湿,让水分沿着在地下密布的根须流淌。这样的峡谷,每一年都有花朵绽放,瓜果飘香,当我转过身来,向着身边的扶桑树做出一个拥抱的姿势,却看见枝头的几朵扶桑花早已完全绽开了,它们宽阔的花瓣火焰一样缀满了纤细的枝头,那灼目的颜色,仿佛是一首规模宏大的交响乐。我对自己说:重新开始吧。当我翻开我的《诗经》,最开始的一个篇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不是一首爱情诗,但它说出了绵长而执著的爱。《诗经》翻开了,这是第一个篇章,后面还有三百零五篇。我的小屋也只是峡谷眉心上的一颗暗红色的痣,谁又能够清楚地知道,这峡谷究竟又有多宽广呢?
    (选自《厦门义学》有删改)

【问题】
    22.全文描写了峡谷多个时段的景物,请指出是那几个时段?(3分)
    第①段:【    】
    第⑤段:【    】
    第⑥段:【    】
    23.在文章第①段中,作者用“【    】”表现春天黎明的特点,用“【    】”表现峡谷的特点,体现了峡谷空灵的特点。(2分)
    24.文章的第①段为全文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表现了作者对峡谷怎样的感情?(2分)
    感情基调:【    】
    对峡谷的感情:【    】
    25.作者对“峡谷”和“城市”的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26.作者写城市的玉兰花有什么作用?(2分)
    27.作者在最后一段为什么提到《诗经》?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22.①早晨
    ⑤中午
    ⑥午后或傍晚
    23.睡眠退出一条道路来
    24.淡淡的愁思和热烈的希望
    对峡谷、扶桑花的喜爱之情
    25.滇西北的峡谷生活是恬淡的生活,是作者精神世界的象征;而城市生活是世俗的生活,是作者孤独的象征。作者在城市中遭到排挤,感到孤独、寂寞,但峡谷的生活给作者以力量和美好的感受。
    26.文章用城市的玉兰花与峡谷中的扶桑花形成对比,两种花都是在春天开放、都是红色的,但“我”离开了玉兰花回到了扶桑花的身边。表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峡谷生活的看法,体现了作者对峡谷生活的喜爱之情。
    27.因为《诗经》是作者生活的精神力量。扶桑花开满枝头,手中的《诗经》体现出来的也是开始。“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生机、是开始,是对未来的期望。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火星上奇妙的石柱
  • 下一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