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选段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132  浏览:

【原文】
    《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选段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问题】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休祲降于天    休祲:
    ②辍耕之垄上    之:
    1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怅恨久【之】
    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臣本【布衣】
    C.与臣【而】将四矣    庸者笑【而】应曰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寻向所【志】
    1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甲文中唐雎面对秦王“天子之怒”的威胁时,以“布衣之怒”相对。表现了他【    】的布衣精神。乙文中通过记叙陈胜与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    】的性格特点。
    16.请你谈谈甲乙两文给你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2.休祲:吉凶的征兆。
    之:去,往。
    13.B
    14.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15.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
    不安现状,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
    16.示例:甲文给我的启示是:面对强暴,要敢于斗争,勇于反抗。乙文给我的启示是:做人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胸怀大志,要有远大的抱负。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下一篇:幸福没有榜样
  • 【推荐文章】

  • 山房春事(其一)

    【原文】 山房春事(其一) 唐 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

  • 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

    【原文】 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②现实生...

  • 泰山赋

    【原文】 泰山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

  • 西江月

    【原文】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需要仰视

    【原文】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需要仰视 陈鲁民 ①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需要仰视的。 ...

  • 秋天的树

    【原文】 秋天的树 赵丽宏 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惶失措的野兽...

  • 【最新文章】

  • 锦石滩
  •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
  • ①天太黑,地方又太陌生,初来那天,真把山顶
  • 把“绿色”穿在身上
  • 低碳生活方式
  • 【甲】伤仲永 【乙】僧寺夜读
  • 告诉你一个秘密
  • (5)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 雨中上韬光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飞流木末
  • “站到巨人中间”之后
  • 5.阅读《论语》中的选篇,回答问题。(3分)
  • 出师表
  • 可爱的成都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 匠者周艺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