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开宝中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
作者:未知 文章ID:29395 浏览:
【原文】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开宝中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意以属端。【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即建白,陈述意见或有所倡议)。
【问题】
16.请为文中划线句用“/”标出朗读的节奏。(2分)
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1)时赵普在中书,【尝】曰
(2)亦不【形】于言
(3)太宗欲【相】端
18.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或曰:‘端为人糊涂。’”中的“或”应选择的义项是【 】(只填序号)(2分)
或huò①代词。代人或事物。《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百步而止,~五十步而止。”②有。《史记·高祖本纪》:“人~闻之,语郦将军。”③有时。《史记·封禅书》:“其神~岁不至,~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④又。《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立之监,~佐之史。”⑤或者,也许。《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出~处,~默~语。”
1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
翻译:
20.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特点在文段中有所体现吗?试各找出一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参考答案】
16.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
17.(1)曾经
(2)显露、表现
(3)当宰相
18.①
19.当时一同在朝的大臣们上奏或应对皇上提问时,大都能发表出自己独特的新见,只有吕端很少陈述意见发表看法。一个分句一分,能正确的表述大意即可。
20.小事糊涂: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大事不糊涂: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皇帝任他为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上朝时,一起登政事堂。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