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一杯牛奶,国人身体力行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515  浏览:

【原文】
    一杯牛奶,国人身体力行
    据统计,1997年,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人均每年奶类消费量为258千克—431千克,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及若干亚洲国家也达到了36千克—90千克,而我国仅为5千克。在我国的城市里,中小学生只有20%能吃到奶及奶制品,农村则仅有2%左右;全国平均每人每天喝的牛奶只相当于两瓶眼药水的量!在市场上,牛奶的价格虽低于汽水、碳酸饮料和矿泉水,但销路不畅,甚至还不如白酒销路好。牛奶如此受到冷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认为,牛奶是婴儿的“饭”,一旦孩子会吃真正意义上的饭了,即可断奶。由此推论,成人更不需要喝奶。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成年人的身体虽然不再增长,但组织细胞需要不断更新,并且担负着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人进入老年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所有这一切均说明,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需要充足合理的营养来满足生命活动的各种需要。牛奶营养全面,对儿童时期的生长,青少年时期的发育,成人健康的维护和老年人的防病保健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们应当从小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并终身坚持,充分悦纳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有些人不愿意喝奶,是因为喝奶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鸣、产气甚至腹痛或腹泻等。这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使牛奶中的乳糖在小肠中不能充分分解,进入大肠后发酵而导致的消化不良,称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的缺乏随种族而异,国人的乳糖酶缺乏在3岁以前比较少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多半发生在七八岁时,也有到了老年才变得明显起来。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坚持每天喝奶,则有可能阻止或延迟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添加乳糖酶的奶制品,或随包装附加一份乳糖酶,彻底解除了乳糖不耐受对消费者的困扰,不久我国市场上也有望供应。
    除此之外,有些人怕牛奶的膻味,也有些人嫌麻烦,因而很少喝奶。其实,只要认识到喝奶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虽然牛奶在城市不算是一种昂贵的食品,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一些较贫困的农村,多数人恐怕还难以承受这笔费用。因而,应该提倡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奶源,如江南农村的水牛奶,西北地区的山羊奶等。还可以在农村发展大豆的生产和利用,用豆奶暂时代替动物奶,以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营养不足问题。大豆营养丰富,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还有比较丰富的钙、B族维生素。大豆的卵磷脂、寡糖、异黄酮等,对人体具有多种抗病及保健功能。可以说,大豆“浑身是宝”。
    “一生不断奶”,这在欧洲发达国家及若干发展中国家已是人们成功的生活实践,而在我国,还需付出巨大努力。为了个人健康和民族强盛,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身体力行。为父母者,更应培养子女从小养成喝奶的习惯,“一生不断奶”。
    (节选自《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感悟科学》)

【问题】
    12.国人冷落牛奶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13.为什么人们应从小养成喝奶的习惯?(2分)
    答:
    14.说说你对“为了个人健康和民族强盛,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身体力行”这句话的理解。
    (2分)
    答:
    15.选文第一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表达效果如何?(3分)
    答:

【参考答案】
    12.(4分)
    ①错误地认为:牛奶是婴儿的“饭“,成人不需要喝奶。②有些人喝牛奶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因而不愿喝奶。③有些人怕牛奶的膻味,也有些人嫌麻烦,因而很少喝奶。④一些较贫困的农村难以承受喝奶的费用,喝不起牛奶。
    (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
    13.(2分)
    牛奶营养全面,对儿童时期的生长,青少年时期的发育,成人健康的维护和老年人的防病保健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们应当从小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
    (意思对即可)
    14.(2分)
    示例:每个人应该从自我做起,坚持每天喝牛奶,使自身体魄强健起来,进而使我们的民族也强盛起来。
    (意思对即可)
    15.(3分)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出两种得1分,答出一种不得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国人对奶类食品消费水平还非常低的状况。(2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满井游记
  • 下一篇:论包装
  • 【推荐文章】

  • 孤雁

    【原文】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 泥兴荷花壶

    【原文】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 ①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

  • 爸爸去哪儿了

    【原文】 爸爸去哪儿了 底延、颜霜霜、邱梦颖 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5...

  • 成长的桥

    【原文】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

  • 蝶恋花·送春

    【原文】 蝶恋花 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

  • 浣溪沙①

    【原文】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

  • 【最新文章】

  • (1)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
  •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
  • 8.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4分)(1
  • 11.从内容和写法角度赏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孤雁
  • 清明时节说“清明”
  •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我为什么没有翅膀
  • 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 国民倾向的
  • 从军行
  • 5.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
  • 6.莫言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 【甲】玉莲亭 【乙】晚游六桥待月记 【丙】春
  • 搜狐绿色频道3月28日报道昨晚8:30至9:30,
  • 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