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
作者:未知 文章ID:29619 浏览:
【原文】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问题】
10.甲文作者是明代文学家【 】,乙文选自《【 】》。(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土膏微润 膏
(2)波色乍明 乍
(3)娟然如拭 娟然
(4)念无与为乐者 念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13.两文写景句子让人如临其境,十分优美,请你说说两位作者都运用了哪一种修辞,并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修辞【 】
我选择【 】句。
赏析【 】
【参考答案】
10.袁宏道,东坡志林
11.膏:肥沃;乍,初、始;娟然:美好的样子;念:考虑,想到
12.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
13.比喻
A.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心意。
B.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空明澄澈,清丽淡雅的月夜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