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58  浏览:

【原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问题】
    1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篁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1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
    D.皆以美于徐公。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2)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译文:
    14.【甲】文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3分)
    答:
    1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参考答案】
    11.D
    12.C
    13.(1)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2)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意思对即可)
    1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分,有错字即不得分)。这是一种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都包含于其中(2分)。
    15.月色美好;幽静。(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己亥杂诗
  • 下一篇:我们需要信仰
  • 【推荐文章】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原文】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

  • 陕北柳

    【原文】 陕北柳 朱景敏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

  • 昼居池上亭独吟

    【原文】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

  • 一鹭图

    【原文】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

  • 人不炼,不成器

    【原文】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

  • 【最新文章】

  • (1)《简·爱》中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结过婚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
  •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
  • 望月有感
  • 毒不死的狗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 满洲里市初中学校文学社团将于近期举办“向文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 (3)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
  • 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 凿壁借光
  • 棉花糖
  •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
  •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
  • 细品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