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作者:未知 文章ID:29847 浏览:
【原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①山阴:地名,即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的作品。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县名,今浙江嵊县⑥经宿:一整夜。)
【问题】
9、解盘下列句子中加着重是以的词语。(2分)
(1)念无与为乐者。念:
(2)造门不前而返。造:
10、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吾本乘兴而行 濯清涟而不妖
B相与步于中庭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欣然起行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D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心乐之,伐竹取道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12、(甲)(乙)两文从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友情,请从两文中找出表现友情的句子,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字的理由。(4分)
13、(甲)文的点晴之笔是哪一句?它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3分)
【参考答案】
9、考虑,想到
(2)到
10、B
11、(1)略
(2)(王子猷)立即连夜乘小船到他那里去。
12、示例:甲文(1)念无与为乐者,遂到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示寝,相与步于中庭,(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1)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2)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
示例:甲文(1)在孤寂中寻求快乐,首先以的是张怀民,可见两人友情的非同一般。(2)心心相通,共同的感受月色的美好,漫步庭院。(3)处境相同,心境变相同,可谓知己。乙文:(1)当内心感到孤寂彷徨无人可诉说时,首先想到的是戴安道,可见两人友情之深。(2)王子遒不惧戴安道家路途遥远去找他,可见两人感情深厚。(2分)
1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分)当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微妙的,其中2包含着被贬谪的孤寂与悲凉,赏月的愉悦与朋友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