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乐趣的果实

发布时间:2016年6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717  浏览:

【原文】
    乐趣的果实
    ①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般多。
    ②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缝隙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老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到了不能一劳动的时候,还要撑持着起来干点活;自然也有人把吃喝玩乐、闲游浪荡,当作最大的乐趣。至于那些更等而下之的“乐趣”,就不必去说它了。
    ③乐趣,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的道德品质,当然也反映了人的世界观。
    ④乐趣,也可以说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结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的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    】……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结什么果,完全是由种子——乐趣的本身来决定的。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有的人还是常被俗艳的花朵——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所迷,以致看不清自己所倾心的乐趣蕴藏着恶的因子;自然也预料不到它要结成的果实是恶果和苦果。就以安逸这种“乐趣”为例吧!热衷于安逸的人们,在轻飘飘的环境中,享受阗软绵绵的生活,沉浸在感官的欢娱里,逸乐所开的花朵使他们变得醉醺醺了,还怎能使他们看到这种“乐趣”所潜藏的危机,和它必然要结成的名叫“空虚”和“腐败”的恶果呢?
    ⑤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是一文不值。”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问题】
    23、“乐趣的果实”比喻的是【    】。第五段中加点的“俗艳的欢娱之花”比喻的是【    】。(用文中词语回答)(4分)
    2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5、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论证的分论点是【    】(2分)
    26、在第四段横线上仿照前面句子续写一句话,使之完整。(2分)
    27、第五段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是否妥当?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3、乐趣得来的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
    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4分)
    24、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3分)
    25、举例论证(例证法)
    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2分)
    26、(3分)示例: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
    27、(4分)示例:不妥当。因为全文围绕“乐趣”而谈,不是习惯,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是说“习惯”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1、看了《红楼梦》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黛玉葬花,
  • 下一篇:(2)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
  • 【推荐文章】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原文】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

  • 陕北柳

    【原文】 陕北柳 朱景敏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

  • 昼居池上亭独吟

    【原文】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

  • 一鹭图

    【原文】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

  • 人不炼,不成器

    【原文】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

  • 【最新文章】

  • (1)《简·爱》中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结过婚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
  •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
  • 望月有感
  • 毒不死的狗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 满洲里市初中学校文学社团将于近期举办“向文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 (3)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
  • 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 凿壁借光
  • 棉花糖
  •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
  •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
  • 细品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