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从长安出发

发布时间:2016年6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和谷  文章ID:30789  浏览:

【原文】
    从长安出发
    和谷
    ①从长安出发,意味着我们可以走出四塞,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长安出发,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走入历史的长河,或溯源而上,或顺流直下,去寻找今之西安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一种饱满的思想感情。
    ②我曾躲开罗马威严而阴冷的废墟,绕过喧哗的街市,像一位当地的平民百姓,徘徊在一座地下商场的普通厨具货档间,想购置一件两件美观又实用的瓷碗。一件是敝口的碗,一件像盆儿,肉色的白釉,饰有黄或蓝的色块,点缀着一些简练明朗的小花图案。我用不多的人民币兑换来的挺吓人的多少万里拉,买了它作为纪念品。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买了它回去,显然是舍不得用来盛玉米糁吃的,我是在寻找这异域的CHINA对我这么个从长安出发的旅人来说,究竟在意味着什么?老家的耀州瓷,有我与生俱来的思维的资源,它在我幼年玩瓷瓦片的时候,就把一粒坚硬的种子埋进了我的体内。连老家一字不识的老汉,也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话,当然他们并不完全明白罗马的准确含义,但知道这个词语所能表达的寓意。
    ③从长安出发,我们很容易走到汉朝。我们汉朝的先人,很大气,也朴素得可爱,当他们第一次极模糊地得知有关罗马的信息时,马上想到的是,罗马可能类似于我们的神州,便不无友好地说,那就叫它“大秦”吧!这是一个极具中国化的命名。我的乡党张骞尚不知罗马,班超的二次西行,认识了这个西方大帝国。a【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土地上长出的茂盛的桑叶喂肥的蚕儿吐出来的。】无疑,精美的瓷器连同丝绸、漆器、铁器等一起,是从这里出发,从西域经中亚的中路,或从北方经匈奴传中亚入西亚的北路,以及从南海经印度入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抵达遥远的罗马的。
    ④是的,罗马的商团第一次来到洛阳的时间是公元前100年左右。而这更早,《旧约》中便以“西尼”一语称中国了。怎么去考证长安与罗马究竟是谁先认识了谁,似乎并不十分要紧。我们所面对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从长安出发,我们走到了哪里?走出了多远?为什么走?获得的又是什么?b【一个是柔软的丝绸,一个是坚硬的瓷器,在漫长漫长的历史风尘中,它们在大漠的驼背上,在沧海的帆船上,是以长安的名义、长安的标签、长安的品牌远行的。】
    ⑤我曾留意过海底打捞瓷器商船的消息,c【那被海水湮没了若干岁月的瓷器是不会变质的,它的破碎应该说是期待和梦想的破碎。】打捞上来的也许是瓷的尸骨,也许是旅人的灵魂,我尽管弄不明白它是出自定窑、钧窑、景德镇,还是出自龙泉或我的老家耀州,它在重见日月后所发出的光芒,却使我为之炫目。我会在还乡时去问侯故土上的古窑址和依然生生不息的炉火,打听新瓷品的工艺创新和销路行情,并向他们说说有关在罗马购置瓷具的琐事。它肯定已不是我们的泥土和炭火烧制的,它的釉色也没有一方水土的亲切感,但这的确很美,很可爱,让人一样感觉温和。前不久的丝路之行,我在大漠中的玉门关遗址旁捡到了一小块古瓷片,有黄褐色的釉饰。它又该是谁丢下的,又有多少让人思忖和念想的事情呢?
    ⑥当今从长安出发的路已似乎不再曲里拐弯,它有形也可以无形,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通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通向众多的人群和无数斑驳而丰饶的心灵。每一次的出发,总让我们感动不已。

【问题】
    22.(2分)第②段中,作者买两件“美观又实用的瓷碗”的目的是什么?
    23.(3分)第⑤段末尾说“但这的确很美,很可爱,让人一样感觉温和”。“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让人一样感觉温和”?
    24.(3分)为什么说“当今从长安出发的路”“它有形也可以无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5.(2分)文章a、b、c三处画线句表达极具想象力且意味丰富,请任选一处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它的深刻含义的?
    26.(3分)文章结尾说:“每一次从长安出发,总让我感动不已。”纵观全文,说说真正让作者感动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22、(2分)作为纪念品珍藏起来。
    23、(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这”指在罗马购置的瓷器。因为瓷器在我的心里已成为中国古老文明与文化的象征,看见罗马的瓷器,让我想起老家的耀州瓷,触发我内心深处对家乡古老文化的深厚感情,唤起我对故土的挚爱深情,所以感觉温和。
    24、(3分)“有形”是指从长安出发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这是物质的。“无形”是指中国古老的文化与文明已经以不同途径走向世界,影响广泛,深入人心,通向人们的高尚的心灵世界,这是精神的。
    25、(2分)a句:形象地写出长安对丝绸之路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b句:长安承载着中华古老的文化与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地走向给世界,走向辉煌。
    c句:瓷器蕴含着丝绸之路上人们的期待和梦想,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让后世产生不尽的怀想与感叹。(此题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6、(3分)真正让作者感动的是从长安出发,可以走出四塞,走向世界各地。长安在此处已成为了中国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从长安出发,走进了历史的长河,唤起对故乡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寻找民族历史文化之根的热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传统文化何处寻?
  • 下一篇:穿布鞋的故居
  • 【推荐文章】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

    【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

  •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原文】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名城遗韵】 南京,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

  • 做人和做事

    【原文】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

  • 书桌

    【原文】 书桌 ①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

  • 空气发电技术

    【原文】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

  • 【最新文章】

  • 鲜花课
  • 关于3.15消费维权的主题阅读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
  • 曹刿论战
  • 第六届广西园博会将于今年6月28日在梧州苍海
  • 守住信念才有成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
  • 王冕苦学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周围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邂逅一只萤火虫
  • 什么是精准医学
  • 虫鸟之智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