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人间草木·槐花

发布时间:2016年6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汪曾祺  文章ID:30839  浏览:

【原文】
    人间草木·槐花
    汪曾祺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自得耀眼。来了放蜂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顿了,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铺盖。地上排着油瓶、酱油瓶、醋瓶。一个白铁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蜜。外面一个蜂窝煤炉子上坐着锅。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锅开了,她往锅里下了一把干切面。不大会儿,面熟了,她把面捞在碗里,加了作料、撒上青蒜,在一个碗里舀了半勺豆瓣。一人一碗。她吃的是加了豆瓣的。
    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
    我跟养蜂人买过两次蜜,绕玉渊潭散步回来,经过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门前的树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烟,看他收蜜、刮蜡,跟他聊两句,彼此都熟了。
    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高高瘦瘦的,身体像是不太好,他做事总是那么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的。
    女人显然是他的老婆。不过他们岁数相差太大了。他五十了,女人也就是三十出头。而且,她是四川人,说四川话。我问他: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说:她是新繁县人。那年他到新繁放蜂,认识了。她说北方的大米好吃,就跟来了。
    他们结婚已经几年了。丈夫对她好,她对丈夫也很体贴。她觉得她的选择没有错,很满意,不后悔。我问养蜂人:她回去过没有?他说:回去过一次,一个人。他让她带了两千块钱,她买了好些礼物送人,风风光光地回了一趟新繁。
    一天,我没有看见女人,问养蜂人。养蜂人说:到我那大儿子家去了,去接我那大儿子的孩子。他有个大儿子,在北京工作,在汽车修配厂当工人。
    她抱回来一个四岁多的男孩,带着他在棚子里住了几天。她带他到甘家口商场买衣服,买鞋,买饼干。男孩子在床上玩鸡啄米,她靠着被窝用勾针给他勾一顶大红的毛线帽子。她很爱这个孩子。这种爱是完全非功利的,既不是讨丈夫的欢心,也不是为了和丈夫的儿子一家搞好关系。这是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孩子叫她奶奶,奶奶笑了。
    过了几大,她把孩子又送了回去。
    过了两天,我去玉渊潭散步,养蜂人的棚子拆了,蜂箱集中在一起。等我散步回来,养蜂人的大儿子开来一辆卡车,把棚柱、木板、煤炉、锅碗和蜂箱装好,养蜂人两口子坐上车,卡车开走了。
    玉渊潭的槐花落了。(选自《人间草木》)

【问题】
    25.文章开篇写“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自得耀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6.文中写道:“这种爱是完全非功利的,既不是讨丈夫的欢心,也不是为了和丈夫的儿子一家搞好关系。这是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请从表达方式和思想内容两个角度,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3分)
    27.“养蜂人两口子坐上车,。卡车开走了。”卡车开走后会发生什么故事?根据全文,发挥你的想象,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一个合理的故事情节。(3分)
    28.文章开篇说:“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自得耀眼。”而结尾却写到:“玉渊潭的槐花落了。”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参考答案】
    25.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特定背景。盛开的槐花不仅交代了季节,引出人物出场,而且为下文歌颂赞美四川女人做铺垫。
    26.全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这段简洁而充满感情的议论文字,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作者通过对女人的“完全非功利”的爱的赞美,实际上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是对现实生活中狭隘功利和世俗、势利的人际关系的批判。
    27.语言流畅,条理清晰,符合记叙的要素即可。
    28.本文用槐花象征四川女人(养蜂人妻子)的纯洁、善良,她有一种完全非功利的爱,就像槐花开得洁白、热烈而宁静。全文主要是描写养蜂人夫妇的平凡生活图景,只在开头结尾处点出槐树的花开花落,这样,在结构上既照应了题目和开头,又巧妙地暗含了季节转换的信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读书是一种德性
  • 下一篇:6.生活中有一些有警示作用的标语若能再有点人情味、幽默感或文
  • 【推荐文章】

  • 夜坐

    【原文】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

  • 峡口①进友人

    【原文】 峡口①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 入山

    【原文】 入山 【元】刘因 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屈盘未转坡陀①尽,苍翠...

  • 社日

    【原文】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

  • 送王昌龄

    【原文】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

  • 童真

    【原文】 童真 ⑴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

  • 【最新文章】

  • (2)简爱: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
  •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1
  • 夜坐
  • 7.灵活运用词语,能使表达新颖活泼。请你参照
  • 某网站发起主题为“天生骄傲”的故事征集活动
  • 峡口①进友人
  •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
  • 九月下旬,在一个秋雨濛濛的日子里,孙少安带
  • 君子之道
  • ⑸行舟江上,吴均在富春江感受了“急湍甚箭,
  • 红网长沙3月20日讯(记者 刘怡斌) 中南大学2
  • 明胶是动物的骨骼、皮肤、肌腱等结缔组织所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