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敲雪

发布时间:2016年6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959  浏览:

【原文】
    敲雪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⑾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⑿“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⒀“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⒁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⒂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⒃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⒄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⒅【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⒆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⒇“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问题】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4、选文第(3)段属于插叙。从全文来看,起什么作用?(3分)
    15、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16、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请分析选文中“父亲”这个人物,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3分)
    18、为文章结尾处补充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2分)

【参考答案】
    13、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1分),最后病倒了(1分)。
    14、第(3)段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1分),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1分),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做铺垫。(1分)
    15、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1分),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1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1分)
    16、景物描写(1分),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1分),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1分)
    17、关爱子女,重视子女教育(1分),坚韧,吃苦耐劳(1分)。(答出这两点即可)
    18、答题要点:(1)能揭示主旨(1分)(2)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3)语言流畅优美。(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 下一篇:绿色技术
  • 【推荐文章】

  • 宣纸

    【原文】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

  • 泊秦淮

    【原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原文】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王兰 春天,人们本该享受的是和风丽日,沙尘暴却袭击...

  • 说茶

    【原文】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 开门...

  • 忆江南

    【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 鹧鸪天①

    【原文】 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

  • 【最新文章】

  • 请从“诗意、初心、排徊、芳菲、润泽”中选取
  •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许多书信。在《给(致)女
  • ⑴某中学初三年级共有6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
  •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 宣纸
  • (6)2014年是甲午马年,古诗文中有很多含有
  • 泊秦淮
  • (1)“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
  • (2)“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
  • (3)“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
  • 民工父亲的“幸福”
  • 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
  • (4)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韩愈的“
  •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 5.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