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会市如何重现“民俗风”
作者:陈若 文章ID:31025 浏览:
【原文】
传统会市如何重现“民俗风”
陈若
【记者视线】
农历二月初一,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瞿溪会市开锣,共举办五天。
“士林夜市”当主角 本土美食仅一两家
今年瞿溪会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引入台湾的“士林夜市”。
美食一直是瞿溪会市最聚人气的一部分。但记者在会市现场转了一圈,除了温州大馄饨和瑞安捣年糕稍稍让人与本地风味美食有所联想,剩下的就是走“台式”路线的“士林夜市”,和新疆烤肉串、湖南酸辣粉、长沙臭豆腐等各地小吃一条街的“熟客”。
一市民戏称,“士林夜市”当主角,烤串、臭豆腐是配角,而本地美食是只有一两个镜头的“群众演员”。
传统项目摊位仅占1/20 抵档商品销路很一般
记者在瞿溪会龙路上走20米,每走一步都听见从不同摊位传来的拼杀价格的促销口号。但发现,断码、清仓、厂家直销等“金字招牌”虽然价格低廉,销路却很一般。一些市民坦言,逛会市和逛路边摊没多大区别。
事实上,各种平常难以买到的锄头柄、竹梯、磨刀棍、谷筛、竹椅、木耙等农具,以及耕牛买卖和后来出现的果苗、树苗等交易,才是百年会市的传统项目,然而这些摊位现在只剩下不到300个,只占总摊位数的二十分之一。
多地会市陷入同质化尴尬 民俗文化特色该如何重现
瞿溪会市,是我市唯一一个以“会市”为内容列入省非遗名录的民俗项目。
在采访中,问起百年瞿溪会市和永嘉上塘、乐清白石、瑞安海安等地方会市的区别,当地工作人员坦言“现在其实没有区别”。我市一位民俗专家认为,地方会市必须要以地方民俗为主,离开本地的民俗,就不是会市。但随着时代发展,民俗也应该纳入一些时新的东西。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每年会市期间,瞿溪都有社戏迎神举办“对台戏”活动,即同一时间在瞿溪河的两岸上演两台戏,看谁家的戏有看头,比哪方的观众更多,热闹非凡。上世纪90年代,还有戏班、鼓词、杂技等娱乐活动演绎当地的民俗风情。近年来由于河道改造,社戏多数移到室内,当年那种台上龙腾虎跃,台下叫好声不断的场景也逐渐淡去。
【观察员观点】
方某某(市政协委员)讲——
瞿溪会市,我认为应该更多保留它的本土性、传统性。
近些年,我们瓯剧艺术研究院都没收到瞿溪会市的演出邀请,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合作。
欧阳某某(市政协委员)讲——
参与瞿溪会市的第一印象就是车辆拥堵,交通不畅。这次又碰上雨天,去的时候堵车2小时,回来的时候公交排队候车2小时。
瞿溪会市,需要创新以适应新需求。这种创新要在继承民间节日特点的基础上,从瞿溪当地特色出发,结合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农副产品等,突出会市的特色,形成会市本身的竞争力。
(摘自2014年3月3日《温州晚报》,有删改)
【问题】
10.联系全文,指出会市最本质的一个特征。(3分)
11.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的瞿溪会市,开始引入台湾的“士林夜市”。
B.每年的瞿溪会市,举办时间从农历二月初一至该月初五。
C.我市多地有会市,各地会市就应该突出本土特色。
D.瞿溪会市的传统买卖是断码、清仓、厂家直销的价格低廉的商品。
12.瞿溪会市正在失去“民俗风”。请依据材料简要概括传统的瞿溪会市和现在相比,在哪几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写出三方面即可)(6分)
(1)【 】
(2)【 】
(3)【 】
13.阅读【观察员观点】,结合前面材料,简要讲出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4分)
【参考答案】
10.(3分)例如:地方会市必须要以地方民俗为主要特征。
(评分标准:意思基本相近即可)
11.(D)(3分)
12.(6分)
(1)在美食方面,传统的瞿溪会市以本地风味美食为主,现在则以外来美食为主。
(2)传统的瞿溪会市以销售农耕产品为主,而现在这些传统项目摊位仅占1/20。
(3)传统的瞿溪会市有热闹的民俗风情表演活动,而现在已难以再现。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13.例如:1、会市的传统项目摊位数量过少,当地政府可从瞿溪当地特色出发,挖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农副产品等。
2、会市民俗风情成淡化趋势,应大力引进、开展体现地方民俗的风情表演娱乐活动。
3、因时代在发展,会市应在再现会市本土性和传统性的基础上,适当纳入一些时新的东西。
4、鉴于会市期间交通拥堵,当地有关部门应大力整顿交通秩序。(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结合材料呈现现状1分,针对现状写出启示1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