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

发布时间:2016年6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055  浏览:

【原文】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题】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或异二者之为
    (4)微斯人,吾谁与归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甲乙两文加点词“是”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20.两文的结尾处都运用问句的形式,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请分别指出。(4分)

【参考答案】
    17.(1)益处
    (2)通“德”,感激
    (3)这里指心理活动(或心情)
    (4)无,没有(2分)
    18.(1)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不停止)这就叫丧失了人的天性。
    (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4分)
    19.甲文“是”指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乙文的“是”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分)
    20.甲文运用问句形式结尾,意在强调人要保持舍生取义(或“羞恶之心”);而乙文运用问句形式结尾,意在突出自己不计个人得失,心怀天下和先忧后乐的思想感情。(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老屋后面的溪流
  • 下一篇:咏山泉
  • 【推荐文章】

  • 美妙夏日 最喜蝉鸣

    【原文】 美妙夏日 最喜蝉鸣 生如夏花一样灿烂,死如秋叶一样静美,它完全拥有了生命...

  • 鲁山山行

    【原文】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

  •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原文】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

  • 劳停驿

    【原文】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

  • 生查子·独游西岩

    【原文】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

  • 来自星星的你与呆在地球的我

    【原文】 来自星星的你与呆在地球的我 李妍 ⑴这个冬季,因禽流感阴影而低迷的活禽市...

  • 【最新文章】

  • (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描写梅花
  • 《出师表》选段
  •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 《出师表》(节选)
  • 绿色塑料
  • 鱼我所欲也
  • 慈姑:淡淡的乡愁
  • 美妙夏日 最喜蝉鸣
  • (6)古诗词中以“雨”为意向的诗词很多,请
  • 3、市政建设部门要在古镇修建一家豪华宾馆,
  • 天净沙·秋思
  • 三峡
  • 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
  • (7)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在古代诗
  •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