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

发布时间:2016年7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274  浏览:

【原文】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有删改)

【问题】
    19.俗语“玉不琢,不成器”所蕴含的道理与本文的主旨异曲同工,根据本文的主要观点,适当修改此俗语,作为本文的标题。(2分)
    20.分析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3分)
    21.判断下面语段应当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3分)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才可修身。

【参考答案】
    19.人不炼,不成器
    评分:共2分。如果答“人不琢,不成器”只给1分。
    20.①运用比喻,②生动形象地③论证了“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这一道理。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1.判断:④⑤
    理由:①语段第一句“要求世界和谐”上承第④段“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
    ②语段由世界和谐谈到治国、齐家、个人修身,强调了修身的重要,修身的重要又是第⑤段论述的重点。
    评分: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其中每个要点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文段一】北起俄罗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至我国的台
  • 下一篇:“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和①【 】②【 】;
  • 【推荐文章】

  • 母亲

    【原文】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江南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

  • 要给孩子补上失败这堂课

    【原文】 要给孩子补上失败这堂课 ①2012年,我参与了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

  • 盼你回家

    【原文】 盼你回家 ①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 点绛唇

    【原文】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

  • 咏柳

    【原文】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

  • 【最新文章】

  •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 精神栖身于茅屋
  •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
  • 梧州骑楼城位于梧州市约1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
  • 【材料一】哈尔滨群力新区,年降雨量近600毫
  • 【材料一】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壮
  • (一)某学校举办了关于射电望远镜的科普知识
  • 7.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写出漫画在批评社
  • 送东阳马生序
  • 母亲
  •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1)【 】(填人名)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
  • 初雪
  • 19.学校准备举行“走近曹文轩”语文实践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