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春雪·梅花

发布时间:2016年7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308  浏览:

【原文】
    春雪·梅花
    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没想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成痴。听说大风雪将至,反
    而欣喜异常。守着窗儿,热切盼望大雪降临,喃喃地念起家乡的谚语来:“雨带雪,落到明年二三月。”此时,我格外怀念故乡与台北下雪天的情景,怀念雪中的梅。
    ②的故乡虽是温带的南方,春天却常常下雪。雪一下,院子里的那株梅花绽放的梅树上就缀满了雪。
    因为冷,便没有别的娱乐,与外公一起赏梅与看庙戏,就成了我儿时最最开心的事情。外公带我去看戏,他套上高筒钉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提灯笼,叫我紧紧捏着他大棉袄的下摆,踩着他的钉鞋脚印,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说:“怎么会冷?越走越暖和的。”红灯笼的光影,晃晃荡荡地映在雪地上,真的就暖和起来了。外公年纪虽大,走在雪地中,却稳稳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枝节劲拔。他说:“要记住,在风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树一样,风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记住了外公的话。长大以后,多少次顶着风雪向前走,都挺过去了。
    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父亲的好友刘伯伯常念这句诗。他是个诗人,喜欢喝酒、写字、画梅花。故乡春雪飘飞的日子,梅花开了,刘伯伯就会来我家小住。他边喝酒边眯起眼睛,对着雪中的那株绿梅凝望。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梅蕊幽香缕缕,看来他就要吟诗作画了。我磨了墨,摊开纸,刘伯伯说:“慢着,慢着,画梅以前先要写字。”他又念起他那套说了好多遍的大道理来:“要学画梅必须勤练书法。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中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中国画最能见真性情,画者心灵的境界高了,画的风格也就高了。”我那时哪里懂得什么韵致、风格呢。但我记住了这些雅词,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
    ④刘伯伯写完一张大字,才开始画梅花。他随画随扔。我问他为何不留起来,他说:“要画出梅花的神韵,真是太难了。画梅难,写咏梅也难。林和靖的‘暗香疏影’传诵千古,是因为他有‘梅妻鹤子’的韵事。”我问他:“那刘伯伯的咏梅诗呢?”他大笑说:“我的咏梅诗还在肚子里呢。”父亲随口笑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刘伯伯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话音刚落,他们的笑声一起飞起,再次举杯畅饮。刘伯伯所说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隐居。那是个清静的地方,依山傍水,绕屋倚栏,尽是梅花……受长辈影响,长大后,我也偏爱梅花。读着梅诗,感悟着梅品,即便在阴霾的日子里,我也觉得心清志明。
    ⑤抗战中,杭州沦陷。抗战胜利后,重回旧地,在断壁残垣中,在飘飞的雪花里,喜见旧宅庭院中的那株绿梅,依然兀立。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龙,星星点点的淡绿色的花苞,静静待放,仿佛在冷风中孕育着一个不屈的重生之梦。春雪初霁,好友来舍间小坐。她看见窗外绿梅,一时兴起,展纸濡墨,画起那株劫后梅花。我写词应和:“相逢互诉相思,年年常伴开时。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历经家国忧患,再见此景,心中感慨,难以言说。
    ⑥后来我从大陆到了台北,匆匆又近三十年。春雪飘飞的闲暇之日,我静坐家中,细细品读壁上挂着的那几幅梅花图。其中有我老师任心叔先生画的墨梅图,上面题着:“画梅如画松,貌同势不同。爱此岁寒骨,不受秦王封。”这是他一身傲骨的写照。一遍遍凝望这些宝贵的纪念品,梅事,人事,国事就一点一点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⑦台湾气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处赏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精神的象征,所以民众依然爱梅花,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
    ⑧客居纽约,我发现美国人更喜爱春的姹紫嫣红。这个没有经历过太多苦难的年轻国家,怎么也不懂得中国人爱梅的情怀。所以这里虽然有雪,却没有把酒品梅的知己。
    ⑨雪后初晴,春寒陡峭,我又神驰于杭州的梅花。数十年过去了,它们定当傲岸如故吧。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

【问题】
    14.文章第②—⑥段围绕梅花,回忆了四个令人难忘的情景。请参照所给的示例,概括另外两个情景。
    (4分)
    情景一:在故乡外公教导我要学寒梅傲雪
    情景二:【    】
    情景三:残垣断壁中我与友人赏劫后梅花
    情景四:【    】
    15.文中多次出现对春雪的叙写,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答:【    】
    16.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所说的“中国人爱梅的情怀”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答:【    】

【参考答案】
    14.答案示例:
    情景二:在杭州刘伯伯赏梅吟诗作画
    情景四:在台北我品读梅花图
    (共4分。共4小题,每空2分)
    15.答案示例:
    交代写梅记事的时令背景,衬托梅花凌寒傲雪精神,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共3分)
    16.答案示例:
    外公的教导、抗战中绿梅犹能兀立绽放的画面,以及任老师所画梅花图,写出了中国人心中梅花的象征意义:小而言之,她是不畏艰难的奋斗勇气;大而言之,她是历经忧患而傲然独立、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刘伯伯、父亲对梅花欣赏与推崇,表明了中国人对高洁、雅致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共7分。象征意义,4分;结合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陈涉世家》与《祖逖》选段
  • 下一篇:①明代初期我国经济繁盛,造船业、手工业发达,丝绸、陶瓷等深
  • 【推荐文章】

  • 在岁月面前认输

    【原文】 在岁月面前认输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

  • 登飞来峰

    【原文】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

  • 漫成一首

    【原文】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夜归人

    【原文】 夜归人 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

  • 泰山赋

    【原文】 泰山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

  • 【最新文章】

  • 童年随之而去
  • 哦,妈妈……
  • 25.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甲同学在教室里练字
  • 诉衷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甲却说A在山东,闻知车驾已还洛阳,聚谋士商
  • 甲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
  • 【材料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
  • 学会包容
  • 姚讲《苏小童的夏天》
  • (2)下面是《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
  •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
  • 在岁月面前认输
  • 11.按要求修改下列一段话。(3分)又是一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