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赛什腾的月亮

发布时间:2016年7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肖复兴  文章ID:31345  浏览:

【原文】
    赛什腾的月亮
    肖复兴
    ①又到中秋节了,不知道柴达木赛什腾山上的月亮,今年和往年是不是一样的圆。
    ②赛什腾山应该算是昆仑山的余脉,那时候,在青海石油局的冷湖四号老基地,从哪个井队的位置上都可以望到它。望着它,觉得很近,却是望山跑死马,跑到山脚下,至少要花上半天的时间。
    ③那时候,是1968年。这一年,北京的一批中学生来到冷湖,成为了石油工人。这一年,他还不到十八岁。就在那一年的中秋节,他和几个同学约好,上午就从四号老基地出发,往那座已经望了大半年的赛什腾山走去。那座每天都会映入眼帘的赛什腾山,在柴达木明亮得有些刺眼的阳光照射下,有时候会如海市蜃楼一般缥缈,让他对它充满无数的想象。他喜欢幻想,喜欢独自一人望着天空或树林遐想联翩。大概和他喜欢读文学的书籍有关,那些书让他常常禁不住心旌摇荡,天马行空。
    ④否则,他不会和同学约好向那座秃山走去。去之前,师傅就说:那山上什么也没有,从来就没有人爬上去过,你去那儿干啥?他还是执意去了,累了一身的大汗,走了整整一个上午,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才走到山脚边,吃了点东西继续爬,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终于爬到了山顶。山上除了有些芨芨草和星星点点的黄色的野花,都是一些裸露的灰色石头,仿佛月球的表面,显得那样的荒寂。
    ⑤但是,他很兴奋,他管这些小黄花叫做赛什腾花,就像老一辈石油人找到了石油把山下那一片井架林立的地方命名为冷湖一样。青春年少能够燃烧激情和幻想,让平凡琐碎的日子焕发出光彩。中秋节的天气在柴达木盆地已经冷了,天黑的也早了。没有多久,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秋风一吹,有些萧瑟沁凉如水的感觉,同学们都说天再黑下来,下山的路就不好找了。他却坚持要等到月亮出来。“好不容易来一趟赛什腾山,又赶上中秋节,没看到月亮怎么行?”
    ⑥那是他第一次在赛什腾山看到月亮。那赛什腾的月亮,令他一生难忘。他说不清楚赛什腾的月亮和北京的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只觉得天远地阔,四周一片荒凉,月亮却和照在北京城里一样,那样浑圆明亮地照在这里没有一点生命气息的石头和萋萋野草还有他刚刚命名的赛什腾花上。他觉得月亮真的非常伟大,对世界万物无论尊卑贵贱无论远近大小,都是一视同仁的那样平等。
    ⑦后来,他从青海一路游玩回京,那一天晚上,他住在我家,我们秉烛夜谈,聊了很多,他对我说起爬赛什腾山看月亮时的想法。【他说那番话时,像一个文艺青年。】如今,“文艺青年”像一个贬义词了,其实,真正成为一个文艺青年并不容易,除了具有文艺气质之外,更需要一颗对生活和对文学的真正的赤子之心。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生的追求。
    ⑧更难得的是他并不只是在十八岁那一年心血来潮爬了一次赛什腾山,看了一次中秋节的月亮。从那一年开始,每年中秋节他都会爬一次赛什腾山,看一次赛什腾的月亮。再后来,他调到冷湖石油局中学当老师。他开始带着班上的学生,每年中秋节爬赛什腾山,看赛什腾的月亮。那些生在柴达木长在柴达木从未出过柴达木的孩子们,从来没有特别注意过中秋节的月亮,更没有爬上赛什腾山看月亮的习惯。他当了他们的老师之后,赛什腾的月亮,成为了他们日记和作文中的内容,成为了他们学生时代最美好而难忘的回忆。他让这些孩子们看到了虽旷远荒寂却属于柴达木自己独特的美。
    ⑨如今,他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他教过的第一批由他带领爬赛什腾山看月亮的学生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们的孩子也到了读中学的年龄,不知道还会有哪一位老师带他们爬赛什腾山看中秋的月亮?
    ⑩赛什腾的月亮!
    (有删改)

【问题】
    13.第②-⑥段写了“他”登山望月的经历和感受。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行文思路。(4分)
    ①→花费一天时间,终于爬上山顶→命名赛什腾花,心中无比兴奋→②
    14.文中第⑨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作者写道“他说那番话时,像一个文艺青年”。阅读全文后,你认为文中的“他”是文艺青年吗?请简要陈述理由。(不超过150字)(7分)
    答:

【参考答案】
    13.答案要点:①遥望赛什腾山,充满无数想象。
    ②看赛什腾之月,生发无限感慨。
    (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4.答案要点:①对“他”的怀念与赞美。
    ②对现状的担忧,期盼有更多像“他”一样的老师。
    (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5.答案示例:
    “他”是文艺青年。“他”喜欢读文学书籍,喜欢幻想,具有文学气质;身在旷远荒寂的柴达木,“他”充满激情,年年爬赛什腾山,看赛什腾中秋的月亮,让平凡琐碎的日子焕发光彩;“他”一生怀揣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带领学生发现柴达木独特的美,为他们留下最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共7分。判断1分,结合内容陈述理由4分,语言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
  • 下一篇:文段一①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和种植茶叶的国家。
  • 【推荐文章】

  • 南乡子

    【原文】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 薄暮下的刀锋

    【原文】 薄暮下的刀锋 凸凹 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

  • 风流子

    【原文】 风流子 孙光宪 茅舍槿篱①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②长,水葓③开,门外春...

  •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

  • 孤雁

    【原文】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 手机对儿童危害超乎想像

    【原文】 手机对儿童危害超乎想像 (1)曾经,电视是孩子们消磨时间的最好 工具 。然...

  • 【最新文章】

  • 安禄山将三道兵①六万以讨契丹,以奚②骑二千
  •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 帽子
  • ①宋江与吴用、公孙胜众头领,就山下金沙滩饯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 上海中心大厦
  •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
  •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①当汤姆站起来,走到证人席上的时候,人们都
  • 20.乐山有许多名胜古迹,优美风景,请选择其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 ②阅读《格列佛游记》精彩片段,完成后面的填
  • 点破银花玉雪香
  • ①他的确是个命途多舛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