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

发布时间:2016年7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373  浏览:

【原文】
    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时下一些人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在家教中应该力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②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勿华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崇尚“俭而不吝”。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父母。首先是物质上赡养父母,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分本。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⑤俭朴是人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白字,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①。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    】
    ⑥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人们从小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语,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⑦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敬老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而体会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才能使人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①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问题】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阐明《朱子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3分)
    20.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18.答案:家教应该倡导孝与俭
    (共2分)
    19.答案示例:
    虽然“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微不足道,但仍然凝聚着人们辛勤的劳动汗水,是需要珍惜的劳动成果。
    (共3分)
    20.答案示例:
    首先,提出家教应该倡导孝与俭。其次,阐明了家教中倡导孝与俭的意义。最后指出家教中倡导孝和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共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文段一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的
  • 下一篇:(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
  • 【推荐文章】

  • 幽居冬暮

    【原文】 幽居冬暮① 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

  • 外家南寺

    【原文】 外家①南寺 元好问②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

  • 遣兴(其七)

    【原文】 遣兴(其七) [清]袁枚①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

  • 过香积寺

    【原文】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

  • 字,你今天写了吗?

    【原文】 字,你今天写了吗? (1)您有多久没用笔写过文章了?您有多久没给钢笔灌过...

  • 村居即事

    【原文】 村居即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①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 【最新文章】

  • 宇文忻,字仲乐,本朔方人,徙京兆。忻幼而敏
  • 幽居冬暮
  • 山音
  • 材料一 2月26日至3月1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
  •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被人叫做“礼乐文
  •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
  • 外家南寺
  • (9)现在常用来表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 南京市钟山中学开展“寻找身边的‘非遗’”综
  • 遣兴(其七)
  • 3.修改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的语病。(3分)人
  • (3)陆游《书愤》中借评价诸葛亮表达自己报
  • 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90年前
  • (4)杜甫的《登楼》中以浩然气势描绘祖国山
  • (1)夜里家中失火了,她头顶麻袋,裹着给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