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
作者:未知 文章ID:31395 浏览:
【问题】
【A】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这场战争所以失败,在认识上清政府对战争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朝廷和大部分政要都“不以倭人为意”,认为“倭人为远患而非近忧”。另外,清政府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而欧美国家各有盘算,都想在日本战胜中国后分得一杯羹。在思想认识上,李鸿章秉持“武器决定论”,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而疏于军队的指挥、管理、训练,不屑于战略战术的研究。战略方面,突出的表现在于忽视和放弃制海权,避战求和,消极防御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还有,清朝政府极端腐朽没落,一方面穷奢极欲地挥霍,一方面国防经费极端拮据,这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军队综合素质低下是直接原因。北洋海军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靡。其实,根本原因是除了封建统治的腐朽性外,深层问题是封建政权和统治集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买办化了,封建性加买办化决定了对待资本主义侵略的妥协性。
22.请依概括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后果。(6分)
失败的原因
|
战争的后果
|
|
①
|
外部依赖于欧美国家
|
④
|
思想上秉持“武器决定论”
|
②
|
|
③
|
直接原因军队素质低下
|
|
根本原因是政权和统治集团封建性加买办化
|
据新华社电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5日下午,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立法形式确定纪念日和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警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耻辱;【 】,【 】。
23.根据对文段【A】【B】的理解,请仿照画线句续写。(2分)
牢记历史,不忘耻辱
【 】,【 】
【参考答案】
22.要点:①认识上缺乏预见和警惕。
②战略上避战求和,消极防御。
③政治上极端腐朽没落。
④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分,每点1分。
23.示例:开创未来,珍爱和平
2分,句式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