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发布时间:2016年7月21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426  浏览:

【原文】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问题】
    9.选文出自《【    】》,作者是【    】(人名)。(2分)
    10.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
    B.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也必须勤奋苦读。
    C.作者反对“过目成诵”和“无所不诵”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D.作者认为《史记》中最值得“反复诵观”的只有《项羽本纪》

【参考答案】
    9、板桥家书、郑燮(郑板桥)
    10、读书把看一遍便能背诵作为值得肯定的能力,(其实)是最中用的。
    11、D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 下一篇: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