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千万别折腾汉字

发布时间:2016年7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545  浏览:

【原文】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    )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    )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所以,我们千万别折腾汉字。在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提倡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问题】
    15.填入第③段划线句括号内的关联词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即便......依然
    B.尽管......还是
    C.只有......才
    D.虽然......仍旧
    16.第③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4分)
    17.作者对有人提出的恢复繁体字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了反驳,他的看法大致可归纳如下:(6分)
    (1)【    】;(2)【    】;(3)【    】。
    18.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是【    】。(3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参考答案】
    15.(2分)C
    16.(2+2分)举例论证
    有力地证明汉字形态的繁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但为了人们学习和使用的便捷,在总体上由繁趋简。
    17.(6分)(1)汉字形态的繁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但在总体上由繁趋简,恢复繁体字,是开历史的倒车;
    (2)学习汉字要遵循认知规律,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电脑无法取代;
    (3)汉字不能代替政治,用简化字不会阻碍海峡两岸的统一;
    (4)无论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有其独特的丰姿和风采。
    (第②、③段批驳观点,第④、⑤、⑥段批驳理由,四点中任选三点)
    18.(3分)繁体字是美的,简化字同样也是美的。
    19.(3分)我们要提倡写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
  • 下一篇:转身
  • 【推荐文章】

  • 绝句

    【原文】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题】 6....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原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

  • 遣兴(其七)

    【原文】 遣兴(其七) [清]袁枚①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

  • 不爱你爱谁

    【原文】 不爱你爱谁 (1)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忍受切腹之痛,对着我含情脉脉地微笑。...

  • 渔家傲·秋思

    【原文】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 商山早行

    【原文】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

  • 【最新文章】

  • 初中四年,我们在语文教材里邂逅一位位作家,
  • 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
  • 渡荆门送别
  •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
  •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市人民正致力于将随州
  • 绝句
  •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
  • (4)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
  • 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成而大旱,无所用,弃
  • 用什么点亮黑夜
  • 记忆中的田园是这样的:南瓜慢不经心地趴在墙
  • (1)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
  • (2)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 】
  • (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龚自珍的《
  • 漫话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