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新闻三则及网络热评新闻一:2012年4月3日,兰州市各大超市人头

发布时间:2016年7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567  浏览:

【原文】
    新闻三则及网络热评
    新闻一:
    2012年4月3日,兰州市各大超市人头攒动,抢购食盐热潮难以平息。据记者了解,市民对缘何疯抢“绿色精制碘盐”说法不一。不少人看见别人抢,就加入其中。市民李大妈一次性买了20袋,原因仅为一位亲戚打来电话说这种盐以后不生产了。甘肃省盐务总局兰州分局计划管理科科长张彦勇告诉记者:“我们从来没有接到关于个别种类的食盐涨价或者要断货的通知。我省碘盐产量充足,供应不存在任何问题。”
    (原载2012年4月5日《西部商报》)
    新闻二: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连续三天地球将会是黑夜。”近期,这个流言在四川省隆昌县的街头巷尾,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扩散,不断发酵,并演化出各种版本。近日,听信流言的市民在集市上疯狂抢购白蜡烛,造成白蜡烛脱销。
    (原载2012年12月6日《华西都市报》)
    新闻三:
    12月10日,宁波一家文化创意公司通知员工20日、21日放“末日假”两天,发600元“末日遣散费”,希望员工与家人及最爱的人一起吃顿团圆饭,送份温情的礼物。这一举动引起社会热议。公司总经理坦言,并不相信世界末日,只是深知“家庭对员工的重要性,希望给员工家人同样的温暖,传递正能量”。
    (原载2012年12月12日《宁波晚报》)

网络热评(7428人参与/1119条评论)
网友:黯然销魂
食盐也抢,蜡烛也抢,这样的日子真让人抓狂。
                    12月15日 21:00 顶 回复
网友:一个兵
那个宁波老板太可恶!为了知名度,故意炒作,弄什么末日假啊。纯粹是为了挣钱吗!
                    12189:15 顶 回复
网友:就是简单
我不同意“一个兵”的看法。    】。
12月21日12:52 顶 回复
网友:走在阳光下
“世界末日”远去,太阳照常升起。何不让“世界末日”成为我们进行思考和总结的“反思日”呢?我们的社会应该多多地传递正能量,给人以信心与希望。
                    1225 10:20 顶 回复

【问题】
    9.从新闻一和新闻二来看,造成“抢购风”的原因有哪些?(4分)
    ▲
    10.“新闻三则”引发了网民热议,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充网友“就是简单”的观点。(3分)
    ▲
    11.材料中两次出现“正能量”这个词语,请你结合语境说说这个词语的含义。(3分)
    ▲
    12.读了这三则新闻及网络热评,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流言”这一社会现象。(4分)
    ▲

【参考答案】
    9.(4分)听信流言
    盲目随从(从两方面回答,得出一点给2分。)
    10.(3分)示例:我觉得宁波公司的老总这样做是为了善待员工,善意提醒员工珍惜家庭,传递正能量呢!(只要能从“肯定公司老总管理人性化、有创意;善待员工,善意提醒员工珍惜身边的亲人;这个举措可以唤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等中选取一点作答即可)
    11.(3分)能够给人以温暖、希望、信心,引导(激发)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信念、力量或者情感、态度。(大意对即可)
    12.(4分)示例:流言是人们轻信、盲从的结果。它不可信,更不可传。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理性分析,让谣言止于真相,并尽自己的力量化解流言,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只答出不信谣,不传谣,给2分;体现社会正义、积极应对即可得4分。观点模糊或表达不清,酌情扣1-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雨中的男孩
  • 下一篇:边词
  • 【推荐文章】

  • 7.材料一: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一位85岁老人

    【问题】 7.材料一: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一位85岁老人过马路时被一辆水泥罐车撞倒,...

  • 渔家傲

    【原文】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小土豆的华丽转身

    【原文】 小土豆的华丽转身 ○1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土豆大都是以蔬菜的形式出现的。但...

  • 雪夜

    【原文】 雪夜 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 沙沙...

  • 闻雁

    【原文】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唐...

  • 秋日行村路

    【原文】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

  • 【最新文章】

  • 侯发山《稻香》
  •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
  •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
  • 陪着母亲坐火车
  •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
  • 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
  • 材料一 “刷脸”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
  • 低处的温暖
  • 小说不同于历史,它会有文学艺术加工的成分。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贼道
  • 孔林二月兰
  • (4)登高眺远是古人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李
  • 自我雕琢
  • 5.下面材料选自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初中历史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