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发布时间:2016年8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663  浏览: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问题】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以其境过【清】(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B.乃记之而去    广起,夺而杀尉
    C.俶尔远逝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D.心乐之    怅恨久之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18.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选文简析作者前后心情有何不同。这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

【参考答案】
    15.(1)凉
    (2)大约
    (3)凄清
    16.B
    17.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18.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作者产生与鱼同乐,融与自然的愉悦情感。久坐潭上,又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也表达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
    不矛盾。作者是借游历山水寄托自己被贬谪的抑郁情怀,乍见小石潭的乐,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小石潭环境优美秀丽而遭人遗弃和冷落,加上小石潭凄清的环境,自然勾起作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联想,悲伤苦闷之情和幽清的环境相契合,以致最后不得不离开。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 下一篇: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
  • 【推荐文章】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原文】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

  • 陕北柳

    【原文】 陕北柳 朱景敏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

  • 昼居池上亭独吟

    【原文】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

  • 一鹭图

    【原文】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

  • 人不炼,不成器

    【原文】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

  • 【最新文章】

  • (1)《简·爱》中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结过婚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
  •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
  • 望月有感
  • 毒不死的狗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 满洲里市初中学校文学社团将于近期举办“向文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 (3)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
  • 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 凿壁借光
  • 棉花糖
  •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
  •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
  • 细品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