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艺术大家吴冠中

发布时间:2016年8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677  浏览:

【原文】
    艺术大家吴冠中
    【人物简介】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1947年考取公费留学,在巴黎进修油画。1950年回国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等处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后获法国文化部文艺最高勋位、巴黎市金勋章,入选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已出版画集和文集近百种。2003年被中国文联授予金彩奖,2006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头衔。2010年6月25日病逝。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兼作油画与水墨画。
    【人物语录】
    1.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工夫的人越来越少。
    2.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
    3.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4.无论绘画、文学,我都不愿就别家的规范,不入其腔。
    【人物故事】
    1.1983年,吴冠中来到石塘,为这里的石屋、礁岩、大海、渔船激动不已,跪在地上一口气画了3个多小时,连吃饭都忘了。后来又一连画了10天,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石塘,期间创作了《石塘》《补网》等优秀作品。
    2.1991年,吴冠中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目的只有一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3.1993年,“东方杯”国际水墨画大赛,邀请吴冠中担任评委会主任。吴冠中给大赛题词:“自家真情,勿效东施。”
    4.2006年,吴冠中将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及水墨画《江村》《石榴》3幅作品无偿捐赠国家,并永久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两年后他又将个人113幅,当时价值约6600万新元的画作捐给新加坡美术馆。
    【人物评价】
    2010年7月7日,“吴冠中精神”公众恳谈会在中国美术馆报告厅举行。以下是恳谈会上部分代表的发言:
    袁运甫(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先生是一个努力、勤奋地进行艺术实践的普通艺术家。他常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布衣艺术家”。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画家,他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物质上的要求。有一次我和他到了乌镇,没住旅馆,而是住了大车店。吴先生说在这种环境里更能体会做人的感受,能画很多速写,可以了解普通人的生活。
    朱清生(北京大学教授):吴先生当年就意识到一个问题:他1947年到巴黎,学到“巴黎画派”精华时,正好是西方艺术发展到顶峰以后,经过自我革命,出现了变化和自我突破。吴先生把这一特点带到中国,他要把东西方艺术结合起来——他也完成了这个工作。因此我们在讨论吴冠中精神在艺术史上贡献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在吴先生的画上,你看不出他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融合成一种精彩的、统一的整体存在。赵立(中央美院教授):吴先生的艺术和艺术市场,近年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可以称之为“吴冠中现象”。“吴冠中现象”究竟是什么?不仅是一个艺术家的现象,而且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新发展新推进。从这个情况看,我讲两方面:一是吴先生是改革开放后一位▲的艺术家;二是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好地展现中国艺术的新发展的面貌。这在新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尤其是美术交流上,很有特点和代表性。在市场方面的影响并不直接表现为价格,我觉得80年代以来吴先生的艺术影响力推动了收藏趋势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问题】
    9.吴冠中擅长的艺术领域有哪些?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3分)
    ▲
    10.综合以上材料,请你分点简要阐述“吴冠中精神”的内涵。(4分)
    ▲
    11.结合【人物评价】中“赵立”发言的语境,联系【人物简介】中的画线文字,用一句话补充“赵立”有关“吴冠中现象”要讲的第一方面的意思。(3分)
    ▲
    12.阅读下面网上“热帖”,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网友“第三只眼”的身份,在横线上补充“帖子”内容。(4分)

啄石鸟
吴冠中的风景画既没有西方正统的色彩关系,又糟蹋了中国画传统的精粹。那幅高达几千万元的《长城》,看起来既不像水彩,又不像国画,实在是像雾像雨又像风,就是不能在技法和美感上打动我。当然,高价还是打动了我。
16楼 14_04_15 10:11
第三只眼
我不同意“啄石鸟”的看法。▲。
17楼 14_04_15 13:28
逆光年
楼上的,挺你。吴冠中非常重视视觉形象,《长城》充分展示了山舞银蛇的独特个性。
18楼 14_04_15 13:40
【参考答案】
    9.绘画(油画和水墨画)和文学两个领域。(3分。答对“绘画”和“文学”得3分,答出一点得1分)
    10.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注重精神和心灵生活;努力勤奋,务求精品;兼收并蓄,融汇东西;发自真情,拒绝模仿。(4分。一点1分,两点2分,能写出3点,即可满分。)
    11.登上国际艺术舞台(有较大国际影响力)(3分。意对即可)
    12.吴冠中的画兼收东方和西方的艺术之长,将之融合成一种精彩的、统一的整体存在。(4分。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一只豺流下的血和泪
  • 下一篇:西湖泛月
  • 【推荐文章】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 宽容是一种美德

    【原文】 宽容是一种美德 ①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

  • 泊秦淮

    【原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母亲井

    【原文】 母亲井 陈延禄 儿时记忆越来越模糊,惟村中那口老井,仍历历在目,忘却不了...

  • 渔家傲

    【原文】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①。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

  • 【最新文章】

  • (9)2013年3月1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
  • 划算的交易
  •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 春望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
  • (3)《出师表》与《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
  •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心忧天下以
  • 母亲节就要到了,班里要组织一次“温暖五月,
  • 采桑子·彭浪矶
  •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
  •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