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舌尖上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6年8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753  浏览:

【原文】
    “舌尖上的中国”
    新闻在线
    4月18日晚,备受瞩目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II》(以下简称《舌尖II》)登陆央视。一贯风格的解说词、不变的配乐、相得益彰的旁白与画面、浓浓的人文情怀,《舌尖II》真正用镜头向食物背后的人物致敬。
    据了解,《舌尖II》主创团队历时1年,走访150多个拍摄地点,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探访边远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数民族的传统烹饪,将食物跨越地区的交流融合纳入镜头。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相互碰撞后形成的美食奇观,在《舌尖II》中可谓蔚为大观。
    词条解释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完美收官
    《舌尖上的中国I》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舌尖上的中国》它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其投资和制作水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
    食材背后
    云南诺邓,村民用传承几百年的古法熬制井盐,火腿要腌制3年之久才能面世。
    香港和兴腊味家为保证品质,腊肠全部用手工制作,仅仅是肠衣就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使用。
    广西柳州阿亮家的祖传酸笋至少还要3天时间才能出缸,可第二天有人要来买笋,他推掉了订单。
    观众说法
    一位家在湖北、现居北京的音乐人说: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跟“吃”完全没有关系,“我对吃本来就不感兴趣,平时主吃素。这部纪录片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如何将‘食物’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几集的纪录片里。”而这种食和人的紧密相连,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很想家”。
    饮食评论家说: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对传统制作的留恋和向往无处不在,但这种对自然法则的遵守正在被工业化倒逼到了社会边缘,保持食物原有的品质成了一件近乎奢侈的事。
    社会评论家说:近年来,中国人的食文化不断追逐天价效应,推杯换盏、满桌狼藉的饕餮场面每天都在身边上演,可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看到了人们对大自然馈赠久违了的珍惜。《舌尖上的中国》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大家,尊重食物也是尊重人类的未来。
    新闻点击

    域外消息
    有消息称,目前,韩国泡菜已经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与中日泡菜区别开,已经统一改名为汉字“辛奇”,改走高档路线。
    早在2009年,韩国就提出了“韩餐世界化”的目标,其突出本国食品品牌发展的良苦用心,值得我们借鉴。韩国人曾经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整版“韩国拌饭”的彩色广告,推广石锅拌饭、泡菜等韩餐;制作泡菜的白菜英文名原来为“中国白菜”,但韩国硬是改成“泡菜白菜”;此次泡菜申遗更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强调韩国泡菜的特殊性,保护和宣传传统特色文化。据韩国文物厅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95%的韩国人一天至少会吃一次的泡菜,64%的韩国人一日三餐都会吃泡菜。在韩国影视剧中,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不会做泡菜,会被当作一个笑话看待。

【问题】
    ⒏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概括《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热播的原因。(3分)
    ⒐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舌尖II》改变原来风格的解说词、配乐、相得益彰的旁白与画面、浓浓的人文情怀,用镜头记录各色美食。
    B.《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C.据韩国文物厅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95%的韩国人一天会吃一次的泡菜,64%的韩国人一日三餐都会吃泡菜。
    D.《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使得本片成为一部单纯表现美食的纪录片。
    ⒑韩国泡菜“申遗”,《舌尖》都是对本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加以概括。(3分)
    ⒒请阅读新闻点击和食材背后的材料,你赞同阿亮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8.投资巨大,制作精良;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感知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突出的人文情怀,引发大众探讨。
    9.B
    10.韩国提出了“韩餐世界化”的目标打造品牌;通过广告、影视等渠道深入人心;韩国人把泡菜作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中国利用一档备受国人瞩目的美食纪录片来宣传饮食文化。
    11.示例:赞同,《舌尖》给许多商人带来了商机和利益,(1分)而阿亮为了保持食物原有的品质推掉订单,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尊重,更是他诚信的表现。(回答“不赞成”的,即使言之成理,也不能给满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国人感动落泪。九(1)班以
  • 下一篇:你有什么资格说尊严
  • 【推荐文章】

  • 咏山泉

    【原文】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

  • 绝句(其一)

    【原文】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

  • 山行

    【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原文】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

  • 渡湘江

    【原文】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

  • 【最新文章】

  • (6)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 】,【
  • (5)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
  • (6)《湖心亭看雪》以“▲,▲!”收束全文
  • 宋江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
  • (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 (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
  • ⑸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
  • ⑹《两小儿辩日》让我们知道即使是学问很渊博
  • 咏山泉
  • 航天技术减缓气候变化
  • 材料一: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
  • 21.今天是公历6月20日,也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
  •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