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荒野之鹰

发布时间:2016年9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简媜  文章ID:31800  浏览:

【原文】
    荒野之鹰
    简媜
    总是独自走上生命的每个阶段,从全然陌生的环境开始安顿自己。
    小学毕业,明明附近有所初中,我却跑到离家四十分钟车程的初中就读。明明附近有几所高中可供选择,却大胆地跟老师讲:“我要去台北考高中!”那时父亲刚逝两年,母亲出外工作兼了父职,阿婆管田地、家园,我是老大,弟弟妹妹才上小学。我赌一口硬气对自己讲:“你要是没出息,这个家完了!”
    十五岁,捆了今生的第一个行李,连牙刷,毛巾都带走。屋前屋后,巡了一趟,要狠狠记住家的样子,躲在水井边哭一场,忽然长大了五岁。我不嫉妒别人的十五岁仍然滚入父母怀里,睁着少女的梦幻眼睛,而我却得为自己去征战,带刀带剑地不能懦弱。
    所以,孤伶伶地在台北寄人篱下,每天花三个钟头来回于学校和亲戚家。那时,校内的读书风气不盛,许多人放学后赶约会,跳舞,逛夜市。我没有玩的权利,也没经费课外补习。【还是那副硬脾气,就不相信出考题的能撂倒我,非上好大学不可。】
    平常,很少有谈得来的朋友,我干脆跟稿纸谈,写文章,投稿。若是杂志社寄来刊稿消息,我会乐得一看再看,看到眼眶泛红;大报副刊寄回退稿,则撕得碎碎地喂垃圾桶,我想:“总有一天……”为了那一天,吃多少苦都值得。
    我做事一向劲道猛,非弄得了如指掌不可。迷上写作,连带看别人作品都眼睛出火。他们写的好,我写的不好,道理在哪儿得揪出来才能进步。常常捧着两大报副刊上的名家作品,用红笔字字句句勾,我不背它们,我解剖它们,研究肌理血脉,渐渐悟出各有各的路数,看懂名家也有松垮垮的时候。那时很穷,买不起世界名著,铁了心站在书店速读,霍桑《红字》、《泰戈尔全集》、托尔斯泰《高加索故事》……有些掏钱买了,其余则浏览,希望将来变成大富翁全娶回家,看到眼瞎也甘愿。“世界太大,生命比世界更大,而文学又比生命辽阔!”我决心往文学走,不回头。
    缺乏目标的年轻生命好比海上的飘舟,而我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往哪去。考大学只是眼前目标,我知道为什么必须上大学,不是依社会价值观、师长期待或盲目的文凭主义,而是依自己对生命的远大梦想。
    高二暑假,我留在台北。每天,依例凌晨四点起床早读,按照作战策略,这个暑假必须总复习所有科目并预读高三功课,至少做一遍从各补习班、明星学校搜集的题库、试卷及历年联考试题,并且每隔半月“验收实力”——看自己能考上哪一个“混帐学校”。
    想睡觉,不行。开始思考打仗应该用智慧,于是,把“作战计划”改成“大学联考美食店”,按照清醒到昏沉的时刻表安排筵席。
    所以,“历史”变成身穿古装的我恣意穿梭于时空隧道,采访秦始皇谈如何并吞六国,跟汉武帝吃饭谈外患问题,还可以指着光绪骂:“你这个懦夫,干嘛那么怕慈禧,你不会派刺客把她‘解决’掉吗?”“地理”也好办,那是我跟心爱的白马王子周游世界的旅行见闻。“数学”,确实有点伤脑筋,三角函数实在不像个故事。
    抽屉里有一叠没写完的稿子,想继续写,又收进去,索性把专放稿件与写作大纲的抽屉贴上封条,仿佛唯一的财产被法院查封。
    如此安顿之后,升高三,当同学们一个个迸发高三杂症,勉强念书,或奔波各补习班像只无头苍蝇,我却笃定得像个磐石,心稳稳地纹风不动。继续按自己的作息方式排读书计划,不急,不慌,从不脱序。我读书喜欢问“为什么”,思考答案。有时“国文”里的问题必须从“历史”找解答,“历史”里的疑问,可以从“地理”得到线索。活读比死背深刻,而且有乐趣。
    联考那日,雨意正浓,大多数人像进刑场,我却觉得像游园会。
    放榜后,在租住的小屋打点行囊,一下子天地开了。我知道自己又要去陌生地方从头开始,就像过去每个阶段,命运交给我一张白纸一样。
    年轻生命蕴涵各种潜力,愈早自我开发愈能起飞。如今回想高中生涯,短短三年,却把我一生的重要走向都起头了,我如愿进入台大,如愿成为作家。少年时,怨怼老天,现在懂得感谢。
    因为,当他赐给你荒野时,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
    (有删改)

【问题】
    17.请写出你对“我”的“硬脾气”的理解,并再举一例说明。(2分)
    ▲
    18.“我”乐学也善学,请概括出“我”的三个学习方法。(3分)
    ▲
    19.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联考那日,雨意正浓,大多数人像进刑场,我却觉得像游园会。
    ▲
    20.第七段的作用有哪些?(3分)
    ▲
    21.结合全文内容,理解标题“荒野之鹰”的内涵。(4分)
    ▲

【参考答案】
    17.(2分)坚持、执着。例:在书店买书,有些掏钱买了,其余则浏览,希望将来变成大富翁全娶回家,看到眼瞎也甘愿。(理解1分,举例1分)
    18.(3分)有计划;善思考求问;善于勾连各科知识;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等(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9.(3分)环境描写,衬托出大多数人进考场时紧张的心情;而“进刑场”和“游园会”的对比,突出了我的胸有成竹,应考时的轻松心态。(环境描写及作用1分;对比或比喻1分,表达效果1分)
    20.(3分)既写出了自己的眼前目标,也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1分)。同时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文学的热爱(1分);也引出下文朝着目标不断努力的描写(1分)。
    21.(4分)“荒野”用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既指家境的败落,也指学习环境的糟糕。“鹰”则指自己,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另一方面则写出自己的坚韧与顽强。(每点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赵襄子攻翟①而胜之,取尤人、终人。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
  • 下一篇:李密传
  • 【推荐文章】

  • 登赏心亭①

    【原文】 登赏心亭① [南宋]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

  • 文化传承不是照搬历史

    【原文】 文化传承不是照搬历史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时五千年,虽与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步...

  • 奇妙的唾液

    【原文】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

  •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原文】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崔宇 ①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可是很多...

  • 春寒①

    【原文】 春寒① 【北宋】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 秋风引

    【原文】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 【最新文章】

  • 5.阅读下面丰子恺的漫画《跌一跤,且坐坐》,
  • 【材料一】上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了“上天、
  • 【材料一】被誉为“燕山明珠”的密云水库,位
  • 【材料一】哈尔滨群力新区,年降雨量近600毫
  • 7.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名誉教授勒·
  • 登赏心亭①
  • 柳麻子说书
  •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
  • 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
  • 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
  • 4.下面是以“说不尽的手”为主题开展的一次综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男孩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