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特别教授

发布时间:2016年9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832  浏览:

【原文】
    特别教授
    黄侃字季刚,清末民初音韵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曾在南京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任教,被学生称作“特别教授”。
    陆宗达曾拜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就将书扔到了书堆上。】又一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三个月后,陆宗达又将一本看得很破的《说文解字》拿来,说:“老师,是不是还要再点一本,我已经准备好了。”黄侃说:“已经标点了三次,你对《说文解字》已经烂熟在心,这文字之学你已得了大半,不用再点了。”说完,黄侃又将那书扔上书堆,这才给陆宗达讲起了学问的事。
    后来,陆宗达终于成为我国现代训诂学界的泰斗。他回忆自己的学习历程时说:“就是当年翻烂了三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轻松得如庖丁解牛。”
    黄侃在课堂上讲解《说文解字》,一不带原书,二不带讲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学生对他引用的经典论据,下课以后去查书,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引起了全班同学啧啧称羡。有一天,黄的学生为他拿皮包时发现内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打开一看,那书上画得太特别了:书头蝇头小字,密密麻麻,有墨笔写的,有朱笔写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全书9300字,每个字都有自己的讲法。据说,他对《说文解字》读了五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他去讲授的时候,也每一次都有新的内容。同学们说:“听黄先生的课,百听不厌。”一个学生看了黄侃所读的那本《说文解字》后,对他说:“黄先生,你这批在书头上、书边上的东西,颜色各异,字又那么小,谁还认得呢?”黄侃半开玩笑说:“我要人认得干什么呢?别人要知道了上面的内容,我就不是第一了。”大家都哄地笑了。
    据他的学生回忆,黄先生教学还有更特别的,他不是光用语言教这个书,而是带着感情教这个书。《说文解字》是一本很枯燥的书,可黄先生在讲每个字时,是带着爱憎的感情来讲的。他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人,书中的人笑了,他笑了;书中的人哭了,他也哭了。【在他的影响下,同学们都和老师同呼吸,和书中的文字同呼吸。】
    黄侃弥留之时,他已说不出话来,手却指向架上一书。学生们将书拿来,他翻到一页,手一点,人已逝去了。送走老师之后,学生们想起那书,大家翻开一看,顿时觉得,雷电之光,激荡天地:前几日学生们争论的一个问题,老师没能作答;原来,老师最后手之所指,正是答案所在。
    (节选于《细说民国大文人》,有删改)

【问题】
    14.阅读全文,概括黄侃先生的“特别”之处。(2分)
    ①不讲学问,先让学生自己钻研;
    ②▲;
    ③讲解投入,带着爱憎感情教书;
    ④▲。
    15.品析下列句子。(4分)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就将书扔到了书堆上。
    ▲
    (2)结合加点词语,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在他的影响下,同学们都和老师同呼吸,和书中的文字同呼吸。
    ▲
    16.文章第三段写陆宗达后来的情况有什么目的?(3分)
    ▲
    17.同为人师,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麦尔先生虽然偶尔也会给自己放放假,钓钓鱼,但在最后一课上却表现出高贵的爱国精神。
    B.黄侃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可是对学生的求教缺乏应有的耐心。
    C.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用热切的期盼和不倦的教诲关心着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
    D.莎莉文老师是点亮光明的使者,用爱心和智慧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参考答案】
    14.(2分)上课特别,讲学不带书和讲稿;弥留之际,不忘为学生答疑解惑。(意对即可,每点1分)
    15.(1)(2分)“动作描写”或“语言描写”(1分),表现出黄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治学态度严谨。(1分)(意对即可)(如从“翻”、“扔”两个动词来赏析亦可)
    (2)(2分)“同呼吸”可理解为思想情感产生共鸣。(1分)同学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与老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也与书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1分)(意对即可)
    16.(3分)侧面描写,(1分)写陆宗达后来的成就和回忆的话侧面衬托出黄侃作为教授教学艺术高超,并且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分)(意对即可)
    17.(3分)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玉兰
  • 下一篇:走进乌龙潭
  • 【推荐文章】

  • 春山望月

    【原文】 春山望月 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

  • 大自然的文字

    【原文】 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①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完很厚的书,...

  • 街声

    【原文】 街声 ①(A)【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 ②又回到小...

  • 夏夜

    【原文】 夏夜 唐 韦庄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

  • 白莲

    【原文】 白莲 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

  • 谦让是一种文明的精神

    【原文】 谦让是一种文明的精神 晏建怀 ①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 【最新文章】

  • ⑹范仲淹的《渔家傲》描写夕阳残照孤城,表达
  • 平分生命
  • 甲型H1N1流感
  • 游山西村
  • (2)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咬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春山望月
  • 近期,牡丹江市非遗专家委员会公示了我市第五
  • 范式守信
  •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 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
  • (3)《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主人交友不俗的
  • (4)右边这幅图表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
  • 快乐不等于幸福
  • 人在草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