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古董

发布时间:2016年9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耿春元  文章ID:31844  浏览:

【原文】
    古董
    耿春元
    古董是子午镇常少山的外号。
    古董一词除词典上的解释外,在子午镇还有不可理喻、个别、不一般、冥顽不化等意思。常少山能够沾上古董这诨名,缘于那年他母亲去世。子午镇的风俗,双亲中有一个先走了的,丧事要做三天,叫小丧;双亲中最后一位也去了,丧事要做五天,还要扎灵车、请鼓手,叫大丧,很隆重。常少山的父亲早亡,遵照当地风俗,他母亲的丧事应该大办的。谁也没有想到,常少山竟然当天就把母亲的遗体埋掉了,而且连滴眼泪都没掉,还跟儿子常宝说:我死了,也这样!
    为这事,常家的族人气愤了,约合起来要揍他。常少山说,我这是厚养薄葬。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不孝,老人死了,弄些排场给人看,顶什么用!
    常少山他娘瘫痪在床八九年,常少山日夜守护在床前,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吃一口,给娘一口;自己饱了,娘也饱了……常少山是孝子啊!常少山把话说得理直气壮,大家听来也在理,只是不是常人的理,只好说声“跟个古董生什么气”,便散去。
    常少山是古董,想不到他家里竟然冒出个真正的古董来。
    常少山一生就交了一个朋友。这朋友叫吕尚。有一天吕尚来做客,突然被面前的那把茶壶惊呆了。正泡着茶呢,吕尚小心地端起来,左瞧瞧右看看,眼睛都绿了,然后干脆把茶叶倒掉,用清水把壶冲洗干净,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后,问道:“这壶,哪里来的?”
    常少山说,先前用的那把打了,才从旮旯里找出这把旧的来。
    吕尚说,收起来,别再用了,这家伙是古董,比你还金贵。常少山就笑,说神经病了不是?搬家时差一点被我当垃圾扔了,怎么就成古董了?是古董,用它泡的龙井怎么还是龙井味?应该是普洱味呀……
    吕尚说,别闹了,你把它小心放着,赶明日我请位老师来长长眼色,也好验证验证我的鉴赏功夫。
    第二天,吕尚果然领来了一位先生。先生姓王,气质儒雅,行色匆匆,眼中别无他物,一到就说看壶。【吕尚发现那壶就在茶几上,还是昨天放的地方,并没动过。】
    吕尚双手将壶捧起,王先生轻轻接过,凑到窗前光亮处,打眼一看,便说不假。沉吟片刻,又看,说声“错不了,就是它!”便轻轻放下,掏出手绢擦擦双手,向常少山点点头,说道:“听吕尚说过您,我很赏识,都是朋友了。吕尚没有看错,这把壶是件宝物!如果愿意,我出10万要了它!”
    “你不早说。”
    “早说怎么?”
    “早说我就卖给你。不用说10万,2万就卖。”
    “为什么?”
    “缺钱用呀!”
    “现在不缺了?”
    “不缺了。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生活必需的都有了,卖它干啥?”
    其实,一见面,常少山就很看重王先生这人。听他说话,更觉诚恳。只是常少山这人言语行事离不了古董脾气,三言两语就把人家打发走了。
    这事过去不久,常少山得了重病,不几日便去了。常少山病故,吕尚慌忙赶来,便把茶壶的事告诉了常宝。常宝说老爷子病中根本就没有谈及家中有什么宝贝茶壶。就是有,他那脾气也不会拿它当回事……
    于是两人便在常少山住的屋子里寻找起来,找来找去根本不见那玩意儿,却发现了一张字条,上写:
    茶壶即茶壶
    打碎是瓦片
    人间多少事
    都被自己骗
    常宝看过,递给吕尚,说是不解。吕尚接过默念一遍,又默念一遍,然后长叹一声,道:“怎么是古董呢,分明真人也!”(选自《四川文学》2013年第4期)

【问题】
    17.这篇小说为什么以“古董”作为题目?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
    18.下面是主人公说的两句话,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4分)
    ①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不孝,老人死了,弄些排场给人看,顶什么用!
    ②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生活必需的都有了,卖它干啥?
    19.“吕尚发现那壶就在茶几上,还是昨天放的地方,并没动过。”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并没动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0.写出你对下面两句话中“真人”的理解。(4分)
    ①怎么是古董呢,分明真人也!
    ②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甚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21.常宝看父亲的字条说“不解”,吕尚接过默念又默念后“长叹一声”,说明他是读懂了,你懂得几分?请结合文章说明“茶壶即茶壶/打碎是瓦片/人间多少事/都被自己骗”的真意。(3分)

【参考答案】
    17.“古董”是小说主人公的外号(1分),是人物性格的象征,同时又是古董“茶壶”的代称(1分),物人合一,以此构成文章,极其巧妙。结构上,以“古董”为线(1分),表现人物形象。
    18.①对母亲生前奉养,丧事从简,对待礼俗非常淡然,坚持厚养薄葬,刻画出人物的实在、孝顺,语言通俗,形象生动。(2分)
    ②对待金钱非常淡薄。不让金钱左右自己的生活,知足常乐。(2分)
    19.细节描写(1分),突出常少山对金钱诱惑的淡定从容(1分),并未因“壶”是古董而对它多加注意,更不为它的价格而动心,态度表里如一。如果“动过”,那说明常少山还是心动了,而心不动,则壶自然不动,从而为文章最后“根本不见那玩意儿”伏笔(1分)。
    20.①“真人”是指真正觉醒、觉悟,能把握生活真谛的人,写吕尚对常少山的由衷赞美。(2分)
    ②“真人”是真实、纯真的人,是作者对孩子世界的赞美。(2分)
    21.面对吕尚的疑问,常少山说是“先前用的那把打了,才从旮旯里找出这把旧的来”。可是这把已经被确定的宝物最后还是被毁掉,成为瓦片,(小说没有写出,但纸条说得很清楚)人活着的时候,名利、财富和地位等,就是那茶壶,是宝物(1分);但是茶壶打碎后就是瓦片,就会回到生活的本真(1分)。人如能及早看到生活的真谛,就不会被“茶壶”所代表的一切所欺骗(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读书与境遇
  • 下一篇:《一调芭蕉扇》(《西游记》节选)中一段文字
  • 【推荐文章】

  • 绝句(其一)

    【原文】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

  • 【甲】《渔家做》范仲淹 【乙】《雁门太守行

    【原文】 【甲】《渔家做》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 一鹭图

    【原文】 一鹭图 刘羽(明)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

  • 青花瓷

    【原文】 青花瓷 ①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 窗前的树

    【原文】 窗前的树 张抗抗 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

  • 三棵树

    【原文】 三棵树 苏童 (1)多年以前我喜欢在京沪铁路的路基下游荡,一列列火车准时...

  • 【最新文章】

  •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横
  • 归园田居(其一)
  • 曹刿论战
  • 蓝天保卫战:雾霾多发启动PM2.5监测之旅
  • 绝句(其一)
  •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
  •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
  • 13.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 】,【
  •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
  • 21.某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借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
  • 5、仿写。根据句式写两个句子。善读则能从无
  • (一)小杨和小李为了一点小事,两人在自习课
  • 关睢
  • 5.《西游记》的故事妇孺皆知。元宵节,你所在
  • 6.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