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
作者:未知 文章ID:31896 浏览:
【原文】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①,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②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③,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④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吕氏春秋·顺民》有删节)
【注释】①靡曼:美色。②来:招徕,凝聚。③袭:袭为双重衣。④禽:同“擒”。
【问题】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三年苦心劳力( )
②身亲耕而食( )
③流之江,与民同之( )
④必身自食之(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A.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越王苦会稽之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2分)
译文:【 】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2分)
译文:【 】
11.结合选文分析越王“禽夫差,戮吴相”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8.(1)①使……痛苦。②本人,自己。③共同享受。④喂。(4分,一词1分)
(2)D(2分,A项“以”表示结果的连词,以致。B项“以”意为“因为”。C项“以”意为“用,拿”。D项“以”表示目的连词,用来,来)
9.越王/苦/会稽之耻(2分,只划对第一处给1分,只划对第二处,不给分)
10.(1)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2分,其中倒装句式的调整、“异日”各占1分)(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其中“阡陌”“交通”各占1分)
11.第一,他“苦心劳力,焦唇干肺”表明他严格要求自己;(1分)第二,他“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表明他顺应民心,依靠百姓。(1分)
附译文: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时常外出,跟着车子,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当中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喂他们。
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围攻吴王王宫,城门失守,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