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
作者:未知 文章ID:31951 浏览:
【问题】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如今,汉字书写日益受到关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活动任务。
活动一: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江苏选拔赛于2014年3月30日在南京师范大学落下帷幕,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逆袭夺冠。当天的决赛现场,意外频发,“窠臼”、“鸬鹚”、“蓬户瓮牖”等让观众大呼“好难”的词组,小选手淡定自若,各个“击破”;相反,“间隙”、“老妪”等常用词却把他们难住了。
请你给上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活动二:
材料一:“为了到省里比赛,老师、家长全来帮忙,一开始我们是每周六周日上集训课,后来就是全天训练,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字典。”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周一田说,她和队友们前后忙了一个月。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队员们人手一本《通用规范汉字字典》,600多页的书,同学们看过不止一遍:“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还有早晚自习翻一翻,背诵一下。”为了赢得比赛,有的学校甚至让学生去背《康熙字典》。
材料二:大赛命题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董志翘教授表示,现在孩子电脑用得多,有时候提笔忘字,手写错误率比较高。通过开展听写比赛,全体学生都对语文学习、汉字书写更加重视。这次比赛的思路是考同学们的常用汉字,较生僻字只占30%,“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规范使用汉字,不需要他们为了应赛而死记生僻字。”
材料三:2013年1月18日中国教育部正式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要求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起要开设专门的毛笔书法课。
海南省2014年高考艺术类考试增设书法。江苏省要求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练习毛笔字;初中阶段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据了解,由于专业师资匮乏、没有统一教材以及应试压力等现实原因,政策执行状况,在全国都并不理想。
请简要写出你对材料一、材料二的探究结果。(2分)
活动三:
据调查,目前盐城市仍有不少初中和小学没有开设书法课。为了更好地推动落实全市“书法进课堂”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学习,针对目前实际情况,向盐城市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2分)
活动四: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下面是两位书法名家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说说理由。(2分)
我喜欢第▲幅,理由:▲
【参考答案】
活动一:新中夺冠江苏汉字听写决赛。(意对即可,2分)
活动二:(1)为了比赛,很多学校、家长让学生背字典。(2)专家认为背字典参赛没有意义,平时要引导孩子规范书写。(每点1分,共2分)
活动三:示例(1)学校专业书法老师缺乏,可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兼教书法课,也可以聘请当地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有书法专长的家长等作为兼职指导教师。(2)没有统一教材,暂时可以选用名家字帖。(3)教育主管部门可把开设书法课作为考核学校的一条重要指标或者实行一票否决。(学生也可有不同建议,只要符合答题要求,建议有针对性、合理即可。每条建议2分,共4分。)
活动四:(2分)示例:⑴它清秀俊美,自然灵活,笔法多变。示例:⑵它端正大气,庄严肃穆,沉稳有力。(只选序号,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