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①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

发布时间:2016年9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998  浏览: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①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②也,则使齐人傅③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④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⑤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⑥,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⑦。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⑧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善:向善。②齐语:名作动,说齐语。③傅:教导。④咻:xiū,喧哗。⑤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⑥薛居州:人名。⑦所:处所,地方。⑧独:可作“将”意。

【问题】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孟子【谓】戴不胜曰(    )
    ②子欲子之王善【与】(    )
    ③虽日【挞】而求其楚(    )
    ④【使】楚人傅诸(    )
    1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使之居【于】王所    皆以美【于】徐公
    C.【虽】日挞而求其齐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    呼尔【而】与之
    1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4.文中表达了孟子什么观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1.4分)①对……说
    ②同“欤”,语气词
    ③鞭打
    ④让,派遣
    1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3分)
    1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如……何不翻译不得分)
    ②喜欢莲花的(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③只求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闻名显达。
    14.(4分)孟子的观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1分)我同意XX的观点(1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看法(1分)。
    【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
  • 下一篇:让我结实地靠着你
  • 【推荐文章】

  • 坚持

    【原文】 坚持 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取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地坚持到底。【...

  • 从十万到八千里

    【原文】 从十万到八千里 ①孩提时的求学之路,于今日回想起来颇为伤感。 ②趴在父亲...

  • 江楼感旧⑴

    【原文】 江楼感旧⑴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⑵,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

  • 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菱荷①丛一...

  • 访城西友人别墅

    【原文】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 山茶花

    【原文】 山茶花 杨慎① 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 海边珠树②无颜色,羞把...

  • 【最新文章】

  • 7.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
  • 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以说服妈妈
  • 回家
  • 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
  • 我的父子关系
  • 材料一:2017年伊始,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
  • (1)阅读《水浒传》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 (3)春来之时总能带给人无限的欢欣,韩愈在
  • 5.将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用排比句的形式写
  • (1)《朝花夕拾》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
  • (6)《岳阳楼记》中“进亦忧”指的是【
  •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
  • 《醉翁亭记》选段
  • 父亲的鸡啼声
  • 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