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打开美好的内心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094  浏览:

【原文】
    打开美好的内心
    ①朋友告诉我,她的一个同事平时刻薄计较而又玩世不恭,她一直与他拉开距离,只是面子上过得去的应付。当她某天听到他回忆自己大学时的足球往事的时候,她改变了看法,那一刻,她忽然觉得原来他骨子里也是个善感的、曾经满怀青春激情的人,距离于是一下子近了,两个人成了很好的工作搭档。平时我们看到的多是在社会表面的那个人,也常容易从表面来看待内心,却常常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颗善于打开的心,是睿智的、博大的、宽厚的、温柔的,也是让人心生向往的。
    ②可是,我们常常隐藏自己的内心,不是觉得它不够美好,而是担心受到伤害。这使我们在躲避伤害的同时,也将一些阳光关在了外面。很多时候,为了掩盖脆弱,做出一副强硬的姿态;为了掩盖在意,做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势,越是让自己魂不守舍的事情,越是要显得毫不在意。这个世界伤害确实太多,合理伪装一下是生存需要,毕竟,我们质地柔软的内心经不起太多血肉模糊的磨炼。或许从那天开始,我们就决定把它深深隐藏着。它很容易结茧,结了茧子的心就不再柔软、不再敏感并漠视周围的一切。后来,我们的心就在我们刻意建造的小囚笼里开始自轻自贱地发霉了,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我们忽略它,它就半死不活给你看。谁都无法想到一颗打开的内心是多么的性感妩媚,只要它够美好。
    ③看过一篇作家刘玉栋的文章,我觉得他写的就是打开的内心:1945年的一天,36岁的英国外交官、著名哲学家柏林,拜访56岁的俄罗斯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面对这位比自己年轻的多的陌生人,身体已经发胖的阿赫玛托娃坦率而诚恳,从日常生活谈到最抽象纯精神性的问题,不时地为他朗诵自己正在创作的诗歌,似乎忘记了他们年龄上的差距。回到宾馆的柏林嘟哝着说:‘我恋爱了,我恋爱了。’可实际上,他们连手都没有拉一下,那种精神上的沟通已经把柏林带到了爱情的最高境界。当一个人能够打开内心,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为他敞开的。
    ④如果一个人能够适时地打开内心,那么他就找到了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自由出入,因为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打开了通往他人乃至这个世界的内心的通道。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具备了无所不能的强大和柔软、细腻和粗犷,已经不需要修一座“钢铁长城”为自己的内心做个“防火墙”。

【问题】
    8.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9.文章以朋友和其同事的故事开头有何作用?(3分)
    10.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11.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参考答案】
    8.打开美好的内心(或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打开了通往他人乃至这个世界的内心的通道。如答“如果一个人能够适时地打开内心,那么他就找到了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只给1分。)
    9.①事实论据
    ②引出论点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趣味性。
    10.首先,第一段举了朋友和听到同事的例子,引出论点;其次,第二段和第三段,从道理和事实反正两个方面证明论点;最后,第四段从道理上强调了打开美好的内心有着巨大的作用。
    11.比喻论证,生动形象的证明了打开美好的内心的作用巨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忆江南
  • 下一篇:【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
  • 【推荐文章】

  • 老人与壶

    【原文】 老人与壶 (1)县城一条小街镶嵌着一家书店。店面不大,书摆放得螯整齐齐。...

  • 对联中的典故

    【原文】 对联中的典故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

  • 学会把自己“归零”

    【原文】 学会把自己归零 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给狗留个位置

    【原文】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忠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

  • 乡村一树寂寞红

    【原文】 乡村一树寂寞红 杜忠书 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 秋天的下午,阳...

  • 【最新文章】

  • 老人与壶
  • 母爱深沉
  • 对联中的典故
  • 学会把自己“归零”
  • 奶奶的玉簪子
  • ①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
  • 望岳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
  • 求好
  • 严密监视海岸线的“千里眼”
  •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 给狗留个位置
  • 乡村一树寂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