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文章ID:32150 浏览: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问题】
7.(1)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分)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从表达效果上揣摩编者用“曲”的理由。(2分)
答:
(3)请说出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意图。(2分)
答:
【参考答案】
7.(1)C(2分)
(2)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更能突出环境的幽静。(2分)
(3)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或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