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节马
作者:未知 文章ID:32285 浏览:
【原文】
虎门节马
节马者,都督陈连升之马也。庚子冬,沙角陷,公父子死。马为逆夷①获。至香港,群夷食之不食,近则蹄击,跨则堕摇,逆怒刀斫②不从。放置香港山中,草亦不食,向沙滩北面悲鸣;食必以手捧之,若置地,则昂首而去,以其地为夷有也。每华人围视,指为陈公马,即泪涔涔下;或呼能带归,即摇尾随之。然逆终不肯放还,以致饥饿骨立,犹守节不变。道光壬寅③四月,马卒于香港。
【注释】①逆夷: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这里指当时侵略中国的英军。②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削。③道光壬寅:即1842年。
【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群夷【食】之不食
②【或】呼能带归
11.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马【为】逆夷获 山峦【为】晴雪所洗
B.近【则】蹄击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草必【以】手捧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马卒【于】香港 贤【于】材人远矣
12.“食必以手捧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节马者,都督陈连升之马也。”由马见人,人和马都具有【 】的气节。(2分)
【参考答案】
10.①通“饲”,喂养
②有的人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11.A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
12.以其地为夷有也;忠于祖国(维护祖国尊严、坚贞不屈)。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第一个空1分,第二个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