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国人与茶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7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298  浏览:

【原文】
    中国人与茶
    ①茶是中国人发现的一种饮料,与中国文化同具悠久的历史。懂得喝茶的艺术,又能辨别茶的好坏的,当然以中国人为第一。
    ②远在四五千年前,“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传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是喝茶对人的好处,也是最古的记录。茶最早产于蜀地,到了三国时代,喝茶的风气已经更加普遍了。
    ③到了唐代,茶博士陆羽撰写了《茶经》一书,茶的焙制及烹饮的方法,才得到完善的注释,使世人更懂得喝茶的艺术了,这是最早的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喝茶的风气,在这时达到了流行的顶点,不仅人人喝茶,家家都要喝茶,在贸易繁盛地带或通行大道上设有茶座,自不待言,【    】乡间墟集草市,【    】都有茶座的开设。这时的茶座,是单纯卖茶的地方,没有其他复杂的饮料,更没有点心之类可吃的。
    ④但是到了宋代,茶座又称茶坊,所卖的茶,五光十色,除纯茶外,又有酸梅汤、姜茶、和合汤、宽煎叶儿茶等等。《水浒传》中记述北宋时的茶坊,又有不少花样,【例如王婆在清河县城紫石街开设的茶坊,在茶内还放得有白松子或胡桃肉。】此外,又有甜的杏仁茶,咸的牛肉茶,随客人的嗜好而供应。
    ⑤南宋时设在临安的茶坊,又称茶肆,比王婆的茶坊又大异其趣。
    ⑥在中国,茶是民间最普通的饮料,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有些地方,因天时地利的特惠,以及品种的优异,所以产品特别有名,驰誉遐迩。据陆经所载,原有五种不同的名称,如早采的叫茶,晚撷的叫茗。但后来茶产愈来愈多,只得个别另立名目,以资分辨。如以采取时间而得名的有雨前茶、白露茶等;以产地而得名的有浙江的龙井茶、福建的武夷茶、安徽的六安茶、云南的普洱茶、湖南的君山茶、台湾的冻顶茶等;以象征事实或吉祥文字而得名的有碧螺春、铁观音等;以色泽而得名的有绿茶、红茶、白毛尖茶等;以香气而得名的有香片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等;以味道而得名的有甘露茶、苦茶等。至于团茶、沱茶、砖茶、块茶、梗片等,便是以制出后的形式而得名的。
    ⑦当春季茶树发芽时,即由茶树上采摘嫩叶,叶的尖端即称为尖,或名叫枪,分有五等。采摘时多用小刀或剪刀,但妇女用指甲采的更为名贵。至于在秋季采的,就统称为秋茶,或白露茶,也可索性地叫它做老茶,品级远不如春茶了。
    ⑧茶叶采摘后,马上就得进行焙制。制法不外晒干,揉团,摊开,焙烘几个阶段。制绿茶时必须先用高温把叶中的酵素杀死,以阻止它发酵,所以绿茶又称不发酵茶,可以保持茶叶天然翠绿的色泽。至于红茶的制法,是把从茶树上取来的青叶,略为晒干,加以揉捻,使茶叶中的细胞破裂,挤出液汁,然后放着让它发酵。发酵时茶叶的绿叶素破坏了,出现红色,加以烘烤,便成红茶。在中国的安徽祁门,便是著名出产红茶的地方。
    ⑨茶叶之所以芬香,是因为它含有芳香油的缘故。芳香油很香,但容易挥发,红茶在发酵后,经过长时间的烘烤,芳香油大部分都消失了,没有绿茶芳香,事属当然,无须多辩。如珠茶、贡熙茶、蟹目茶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茶的种类繁多了。
    (作者钱歌川,文章有删改)

【问题】
    14.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茶。(4分)
    15.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一说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例如王婆在清河县城紫石街开设的茶坊,在茶内还放得有白松子或胡桃肉。
    16.阅读第⑥段,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据陆经所载】,原有五种不同的名称,如早采的叫茶,晚撷的叫茗。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②-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B.第③段横线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即使……也……”。
    C.茶的焙制方法可分为晒干、揉团、摊开和焙烘四个阶段。
    D.红茶之所以没有绿茶香,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晒干,其中易挥发的芳香油消失了。

【参考答案】
    14.①悠久历史;②品种(或:名称);③采摘;④焙制(或:制法)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5.示例:示例:举例子。通过列举王婆茶坊在茶内放点心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宋代茶座所卖的茶五光十色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说明方法1分,表达作用2分。
    16.示例:“据陆经所载”,“根据陆羽《茶经》记载”的意思,表明了信息来源,准确地说明了中国茶原有五种不同名称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句子分析作用2分。
    17.D
    评分意见:本题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赵奢者,赵之田部吏①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治
  • 下一篇:种爱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