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A)可是,我一连跑去挤了两三天奶,什么也没有看到,我的胆子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352  浏览:

【原文】
    (A)可是,我一连跑去挤了两三天奶,什么也没有看到,我的胆子稍稍大了一点。我想,其实没有什么事情,都是我的想象罢了。但我还不能使自己确信那一定是自己的脚印,除非我再到海边去一趟,亲自看看那个脚印,用自己的脚去比一比,看看是不是一样大;只有这样,我才能确信那是我自己的脚印。不料,我一到那边,首先发现的是,当初我停放小船时,绝不可能在那儿上岸;其次,当我用自己的脚去比那脚印时,发现我的脚小得多。这两个情况又使我马上胡思乱想起来,并使我忧心忡忡,忐忑不安。结果我吓得浑身颤抖,好像发疟疾一样。我马上跑回家里,深信至少一个人或一些人上过岸。总之,岛上已经有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对我进行突然袭击,使我措手不及。至于我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卫,却仍毫无头绪。
    (B)一位信使早我们半天先出发了,他去报告国王我就要到了,请陛下规定一个日子和时辰,看看他什么时候高兴见我,好让我有幸去“舔他脚凳子跟前的尘土”。这是这个国家朝廷的规矩,不过我发现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因为我到达后两天被引见的时候,他们命令我趴在地上朝前爬,一边爬一边舔地板;但因为我是个外国人,他们倒注意事先将地板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样尘土的味道倒还不是很讨厌。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典,只有最高级的官员要求入宫时才能得到。不仅这样,要是被召见的人碰巧有几个有权有势的仇敌在朝,有时地板上还故意撒上尘土。我就看到过一位大臣满嘴尘土,等他爬到御座前规定的地点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那些被召见的人如果当着国王陛下的面吐痰或抹嘴,就会被处以死刑。另外还有一种风俗,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赞同:如果国王想用一种温和宽大的方法来处死一位贵族,他就下令在地板上撒上一种褐色的毒粉,舔到嘴里,二十四小时后毒发身亡。但是说句公道话,这位君王还是非常仁慈的,对臣子的性命相当爱护(这一点上,我很希望欧洲的君王都能向他学习)。为了他的荣誉,我一定要说一下:每次以这种方法将人处死后,他都严令叫人将地板上有毒粉的地方洗刷干净,侍从们要是大意了,就会因惹恼了国王而受刑。

【问题】
    1.这两段话分别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分)
    A段出自《【    】》,作者是【    】。
    B段出自《【    】》,作者是【    】。
    2.你觉得这两段文字在叙事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结合文段内容简要说说。(4分)
    3.设想这两部作品改变成戏剧,出现了上述两个片段。表演A段中的“我”或B段中的国王的演员在这场戏中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导演,请你选择一个片段,为演员在戏中的表情写几句描述性的提示语。(10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1.A《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B《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2.略
    3.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去繁就简的人生
  • 下一篇:6.书海翱翔,我们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的不同经历,感受
  • 【推荐文章】

  • 绝句

    【原文】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

  • 喜雨亭记(节选)

    【原文】 喜雨亭记(节选)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

  • 低调

    【原文】 低调 冯骥才 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叫人知道,...

  • 春思二首(其一)

    【原文】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

  • 泊秦淮

    【原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原文】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杨绛 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那么,我们在...

  • 【最新文章】

  • 作家寄语中学生写作
  • (5)孔子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名言是:“【
  • 风骨无需雕饰
  • 说境界
  • 2、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写景状物气魄雄浑意境开
  • 3、我们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要放眼未来
  • 绝句
  • ⑸韩德智在单位得不到提拔,受不了重用,苦闷
  • ⑹唐伯虎进相府为奴,真实的目的是为了秋香,
  • (1)阅读下面文字,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 《七根火柴》选段
  • 甲:江雪 乙:湖心亭看雪
  • 5.请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
  • 6.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
  • 材料一 近年来,学前教育成为教育热点话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