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肖复兴  文章ID:32357  浏览:

【原文】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
    肖复兴
    ⑴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⑵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⑶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⑷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自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⑸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⑹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⑺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⑻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⑼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⑽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先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⑾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⑿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⒀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⒁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⒂在我的眼中,那一片爬山虎永远都那么绿着。
    (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

【问题】
    18.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4分)
    19.请赏析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
    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20.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第⒀段写到“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请你想象“若有所思地望望
    窗外那爬山虎”的叶老会想些什么呢?(2分)
    (2)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
    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4分)
    21.在文中,叶老说到这样一句话:“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
    科的书。”请结合你的写作体验谈谈看法。(4分)
    22.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8.【内容概括】(4分)
    叶老给“我”修改作文(2分);叶老邀请“我”到他家作客。(2分)
    19.【句子赏析】(4分)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一墙绿得沉郁的爬山虎”比作“一片浓浓的湖水”(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浓浓的绿意、具有生机勃勃的特点(1分),隐含着作者对叶老关怀“我”成长的感激(或赞美)之情(1分)。
    20.【内容推断和人物形象分析】(6分)
    (1)可以回想自己创作《爬山虎》时的情景。或者回想与“爬山虎”有关的往事。(2分,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了。)
    (2)①“我”到叶老家时,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1分),可以看出叶老具有平易近人的人品(1分)。【给分要求:例子1分,人品1分,例子和人品相照应即可。人品还可以答:平和宽厚、平等真诚、待人热情、和蔼可亲。】
    ②给“我”修改的作文,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1分),可以看出叶老具有一丝不苟(或认真)的文品(1分)。【给分要求:例子1分,文品1分,例子和文品相照应即可。】
    21.【观点评价】(4分)
    我赞同叶老的看法(1分)。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1分),多读各科的书,使自己知识渊博;眼界得以开阔;写作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可以激发写作的灵感;丰富写作的素材(答到其中两点可得2分)。
    22.【主题理解】(4分)
    标题借物喻人(或借景抒情,得1分),借爬山虎来比喻充满活力(或质朴真诚)的叶老(得1分),表达了“我”对叶老的赞美、崇敬(或感激、怀念)之情(答到赞美、崇敬、感激、怀念中的两点就可以得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慈悲的力量
  • 下一篇:(4)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
  • 【推荐文章】

  • 也是水湄

    【原文】 也是水湄 张晓风(台湾) (1)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2)廊在卧室之外,...

  • 秋日行村路

    【原文】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

  • 答丁元珍①

    【原文】 答丁元珍①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

  • 初晴游沧浪亭①

    【原文】 初晴游沧浪亭① 宋 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

  • 北陂杏花

    【原文】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

  • 归园田居

    【原文】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

  • 【最新文章】

  • 也是水湄
  • 【甲】牧师描述了死者的美德和他们讨人喜欢的
  • 7.伴随经济高速发展,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
  • 秋日行村路
  • (4)陈晓同学想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 阅读中华经典名著,如同乘坐时光穿梭机。时而
  • 活板
  • ①我叫旺财,快一岁了。②我一直以为,他是我
  •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 赤壁
  • 10.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清明时节不“清
  • (1)读了《朝花夕拾》后,我们知道鲁迅在【
  • (2)现在市场上有一本书,书名是《孙悟空是
  •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