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
作者:未知 文章ID:32422 浏览:
【原文】
(甲)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甜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便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乙)我注意到,那两个会游水的野人游得比那逃跑的野人慢多了;他们至少花了一倍的时间才游过了河。这时候,我脑子里突然产生一个强烈的、不可抗拒的欲望:我要找个仆人,现在正是时候;说不定我还能找到一个侣伴,一个帮手哩。这明明是上天召唤我救救这个可怜虫的命呢!我立即跑下梯子,拿起我的两支枪——前面我已提到,这两支枪就放在梯子脚下。然后,又迅速爬上梯子,翻过山顶,向海边跑去。我抄了一条近路,跑下山去,插身在追踪者和先跑者之间。我向那逃跑的野人大声呼唤。他回头望了望,起初仿佛对我也很害怕,其程度不亚于害怕追赶他的野人。但我用手势召唤他过来,同时慢慢向后面追上来的两个野人迎上去。等他俩走近时,我一下子冲到前面的一个野人跟前,用枪杆子把他打倒在地。我不想开枪,怕枪声让其余的野人听见。其实距离这么远,枪声是很难听到的;即使隐隐约约听到了,他们也看不见硝烟,所以肯定会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第一个野人被我打倒之后,同他一起追来的那个野人就停住了脚步,仿佛吓住了。于是我又急步向他迎上去。当我快走近他时,见他手里拿起弓箭,准备拉弓向我放箭。我不得不先向他开枪,一枪就把他打死了。那先跑的野人这时也停住了脚步。这可怜的家伙虽然亲眼见到他的两个敌人都已经倒下,并且在他看来已必死无疑,但却给我的枪声和火光吓坏了。他站在那里,呆若木鸡,既不进也不退,看样子他很想逃跑而不敢走近我。
【问题】
1.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主人公救的人是谁?(2分)
(1)(甲)出自《【 】》,救的人是【 】。
(2)(乙)出自《【 】》,救的人是【 】。
2.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并从二位主人公救人的动机,谈谈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4分)
3.两段选文叙事都非常重视运用描写。请简要比较它们在描写方面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1.(1)水浒传,金老汉父女;(2)鲁滨孙漂流记,星期五。
2.示例:(甲)段内容:鲁达义救金氏父女,并三拳打死欺负金氏父女的镇关西。鲁达救人主要是缘于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粗犷豪爽的性格。能够救助素不相识的人,足见他嫉恶如仇,仗义勇敢;为了给金老汉父女留有足够的逃跑的时间,他故意找茬,拖延时间,可见他粗中有细,勇而有谋;在发现意外打死了镇关西之后,能够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乙)段内容:鲁滨孙杀野人,营救俘虏星期五。鲁滨孙看到有人被杀,出于本能,自然而然地出手相救;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伴侣,一个帮手。可见他为人正直,善良勇敢的性格特点。
3.两段选文中的描写都很具体,用词非常准确,能将事件叙述得清清楚楚。
A.(甲)文炉火纯青地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将场面再现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且笔下显得情感充溢。其中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的三个比喻最为典型,也是文学史上的经典描写。而(乙)文描写相对朴实,情感相对冷静,但也不乏传神的描写,如“我”想找个伴的心理描写,星期五想逃又不敢逃的样子,都如在眼前。
B.(甲)文比(乙)文更重人物特写,其中的人物口头语言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乙)文对人物活动的过程描写分量更重,文字相对书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