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直躬救父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425  浏览:

【原文】
    直躬救父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①之上②,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两名焉”故直躬之信,不如无信。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谒:告发。②上:君主,这里指荆王。

【问题】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荆王闻之(    )
    (2)不如无信(    )
    10.对“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要被处死,我代他受刑,这不也是孝吗?
    B.父亲要被处死,我取代它,这不也是孝吗?
    C.父亲要被处死,我代他受刑,这是不是孝吗?
    D.父亲要被处死,我取代它,这是不是孝吗?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直躬这个人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9.【分析】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理解的题目。两个词的意思都在我们学习过的课文中出现过,只要我们能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又能回忆起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情况,“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解好这两个词就不难。
    【答案】(1)听说
    (2)诚实
    10.【分析】翻译文言文首先是“字字落实”,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如“诛”“代”等,也要注意特殊句式,如“不亦…乎”。同时要使翻译的语句通顺,做一些调整、补充、删减的工作。做出选择的时候要对四项进行比较,采用排除法。
    【答案】A。
    11.【分析】答好此题要注意两个审题点。“结合文章内容”及“直躬为人”。答题时要注意到文中的关键句即末尾句“故直躬之信,不如无信”,从这句话可以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同时还要看到引用的孔子的话“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两名焉”,此句提醒了同学们所应结合的文章内容,就是前文中“直躬如何借父亲取得自己名声的”。
    【答案】直躬是个看似诚信、孝顺,实则虚伪、沽名钓誉的人。从他举报父亲、愿替父亲受死后又巧舌如簧为自己辩解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直躬向官府告发了父亲,官府捉拿了直躬的父亲并要处死他,直躬请求代替父亲受刑。将要被处死的时候,直躬告诉官吏说:“我父亲偷盗而我揭发他,不也是诚实的吗?我替父亲受刑,这不也是我孝顺吗?我诚实而且孝顺,却被处死,那国家还有不该杀的吗?”楚王听说后,就没有处死直躬。孔子听了后说:“奇怪了!直躬的诚实,因他父亲一件事而赢得了两个名誉。”所以直躬的诚实,还不如不诚实。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 下一篇:创维老人电视
  • 【推荐文章】

  • 南乡子

    【原文】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 薄暮下的刀锋

    【原文】 薄暮下的刀锋 凸凹 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

  • 风流子

    【原文】 风流子 孙光宪 茅舍槿篱①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②长,水葓③开,门外春...

  •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

  • 孤雁

    【原文】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 手机对儿童危害超乎想像

    【原文】 手机对儿童危害超乎想像 (1)曾经,电视是孩子们消磨时间的最好 工具 。然...

  • 【最新文章】

  • 安禄山将三道兵①六万以讨契丹,以奚②骑二千
  •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 帽子
  • ①宋江与吴用、公孙胜众头领,就山下金沙滩饯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 上海中心大厦
  •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
  •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①当汤姆站起来,走到证人席上的时候,人们都
  • 20.乐山有许多名胜古迹,优美风景,请选择其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 ②阅读《格列佛游记》精彩片段,完成后面的填
  • 点破银花玉雪香
  • ①他的确是个命途多舛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