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作者:未知 文章ID:32635 浏览:
【原文】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①庄趼: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问题】
1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皆以美于徐公 于:
(3)臣愚患之 患:
(4)故日:“自见之谓明。” 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分)
(2)王之伐越,何也?(2分)
2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齐威王或楚庄王的人物形象。(3分)
【参考答案】
19.偏爱;比;担心;所以。(各1分)
20.(1)从这件事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厉害了。(2分)
(2)大王攻打越国,为什么呢?(2分)
21.齐威王:修明政治,善纳忠言,除弊兴政,贤明君主(结合听取邹忌谏言、奖赏“面刺”、“上书”、“谤讥”者等内容)。
楚庄王:他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但他也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结合不知国内“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当他听了庄子的谏言后“乃止”等内容。)
(任选其一,概述特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