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
作者:未知 文章ID:32659 浏览:
【原文】
[甲文]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问题】
2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良】多趣味
(2)属【引】凄异
(3)则有去【国】怀乡
(4)至若春和【景】明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2.甲乙两文的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2分)
23.从时间上来说,甲文写【 】的三峡美景。乙文则是运用【 】手法,来表现两幅完全不同的洞庭景色。(2分)
【参考答案】
20、(1)确实;(2)延长;(3)国都,都城;(4)日光
21、湖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烁着像跳跃的金子,月亮静静的影子沉在水底,像块璧玉。
22、甲文第2段渲染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乙文第2段渲染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23、春冬;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