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圆明园失梦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边芹  文章ID:32699  浏览:

【原文】
    圆明园失梦
    边芹
    ①儿子提出要去圆明园逛逛。很多年没去了,最后一次去是十年前。
    ②当时废墟已被围了起来,建起了门脸儿,正式收费了。不知为什么,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北京很多机构都修起了大而无当、毫无美感、千篇一律的门脸儿,好像大就是美。圆明园也修了个门脸儿,自然是为了收费。但一下子把个与众不同的园子,完全改变了。
    ③记得那次去,不愿意去走那个修得堂而皇之的“公园大门”,为了不破坏大学时留下的印象,决定走园后穿林子的小路。林子依旧,小路依旧,正是夏季,荷塘青草,蜻蜓蜉蝣。薄暮后,只闻鸟声,不见人迹,凄美依旧。然而再往前走,走进被圈起来的圆明园,情景就不同了。静谧的福海,已变成了游湖,各种游船在上面穿梭往来。如果单单只是双桨小舟倒也不失其美,但为了赚钱,连小摩托艇也是马达声声。我们离开城市的喧嚣,是来寻找这新的热闹吗?圆明园的美在于它的野、荒、残;圆明园的意义在于它记载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耻辱。你可以修一百个游乐城,但圆明园只有一个!
    ④这次带儿子去,我还是选择了那条林间小路。但一路走过去,已是满目疮痍。最触目惊心的是垃圾,到处是垃圾!荷塘已是荒草凄凄,水面漂浮着塑料袋、包装纸。有的地方垃圾堆成了小山,阵阵腐臭。“美”已无踪可寻。门票八元一张,但进入“园”内,一切均另要收费。高音喇叭在招揽游客去玩儿童赛车。到处建起了临时房子以售货。几处小废墟,大概是没有收益,倒真是荒废着,衰草丛生,雨水淤积。在如此庄严的废墟旁,出租古装照相,实在是很滑稽。我想,要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的饭馆、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沉默的废墟将在一片叫卖声中失去它的美,它的意义。
    ⑤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修复了,历史那沉痛的一页就能翻过吗?我们民族的耻辱就可以忘记吗?把历史留给历史吧。庞贝城能去修复吗?希腊人是否也应该把雅典的巴特农神殿修复?新可能是美,大可能是美,热闹可能是美,但旧、残、凄清不也是一种美吗?把圆明园“开发”成这样具有“商业价值”,这跟出卖文物去赚钱有什么两样?
    ⑥几日后,我回南京省亲。每日在家陪父母。母亲问我要不要出去玩。我想到城市里整天是喧嚣,到处是灰尘,便说只想到一处有树有水的清静所在走走。我母亲说现在这种地方很难寻。我问雨花台怎么样?小时候每年清明节都去的。母亲说,现在也围起来要六元一张门票了。
    ⑦我不想再来一次“圆明园失梦”了。我问母亲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走走。她说有一个很小的郑和公园。于是在一个欲雨不雨、闷热的下午,我们去了。这原是个以郑和纪念馆为主,有小桥、流水、假山的旧式花园。但不幸的是,它也被改造得向商业娱乐园发展。原来的一片松林被砍掉,铺了一大片白煞煞的水泥平台,说是辟成了舞场。再往里走,郑和的故居(现为展览馆)却是一片残败。大概是从无人来参观,里面灯都懒得打开,冷清异常。大概此屋已成为看管人的半个家。可一转进后花园,嘈杂喧闹扑面而来。原来,回廊上支起了十几张麻将桌。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选自《叙事散文》2013年12期,有改动)

【问题】
    1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散文思路开阔,联想丰富,融多种表现手法于一炉,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B.在作者看来,野、荒、残是圆明园的一种美;新、大、热闹是它的另一种美。
    C.文章第⑤段连用几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修复圆明园的不满愤懑之情。
    D.作者写林间小路上到处是垃圾,鞭挞人们破坏圆明园环境,点明了重视环保的主题。
    E.文章重点写圆明园,还写了雨花台和郑和公园,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16.请根据第②③④段内容,概述圆明园变化状况。(4分)
    17.文章最后一句“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中的“梦”指的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18.文章主要写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所见和感受,“我”对“十年前”和“这次”的圆明园的环境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4分)
    19.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⑴.②段文说作者十年前游圆明园“走园后穿林子的小路”是“为了不破坏大学时留下的印象”,那么,她的“大学时留下的印象”是什么?(2分)
    ⑵.本文题目“圆明园失梦”仅仅指作者在作者在圆明园失“梦”吗?请结合全文作简洁的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5.5分,对一项3分。BD。
    16.4分,十年前,圆明园跟北京很多机构修起了“公园大门”(1分),静谧的福海,已变成了热闹的游湖(1分)。现在,圆明园随处可见垃圾,荒草凄凄(1分),四处建起了临时房子以售货(1分)。
    17.4分,一问2分
    前一问:我的“梦”指的是一些历史古迹保留原貌美,葆有它应有的意义(1分),圆明园的美在于它的野、荒、残;圆明园的意义在于它记载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耻辱(1分)。
    后一问:由于受商业利益驱使,我们国家许多历史古迹遭到人为的改造,甚至糟蹋(1分),失去原貌的美,丢弃应有的教育意义(1分)。
    18.4分,言之成理即可
    十年前,我对圆明园的“脸面”装潢和“热闹”感到不对劲,怀着困惑、忧疑的情感(2分);这次,我对圆明园环境受到污染、挤占、糟蹋感到痛心,怀着愤慨、鄙弃的情感(2分)。
    19.6分,大意对即给分。
    (1)2分示例:“大学时留下的印象”指的是,圆明园保留野、荒、残的原貌(1分),身临其境,油然而生对帝国主义法西斯行为的敌忾之情,深感耻辱,滋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分)。
    (2)4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不是,“圆明园失梦”不仅对圆明园的变样失望(1分),而且对郑和公园等大多历史古迹的商业行为感到失望(2分),作者三次游圆明园,后两次对圆明园失美和教育作用大打折扣十分伤痛,后又到南京寻梦,说“不想再来一次圆明园失梦”,结果也没有好感(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月球车风险知多少
  • 下一篇:8.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