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桃花源记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701  浏览:

【原文】
    桃花源记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问题】
    9.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便要还家(    )
    (3)使扶向路(    )
    (4)寻病终(    )
    11.翻译下列画线句子。(4分)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
    ①第②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
    ②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③“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
    ④写出第④段出现的一个成语:【    】
    13.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参考答案】
    9.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3分)
    10.(1)类
    (2)通邀,邀请
    (3)沿,顺着
    (4)不久,随即(4分)
    11.翻译下列画线句子。(4分)
    ①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②(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1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为桃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
    ③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④无人问津
    13.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这个社会理想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8.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
  • 下一篇:记住回家的路
  • 【推荐文章】

  • 江楼感旧

    【原文】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 绝句

    【原文】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①...

  • 早发

    【原文】 早发 唐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

  • 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原文】 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游本根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

  • 箫声·秋思

    【原文】 箫声秋思 ①南国的风景真是很让人痴迷,已是深秋了树叶依然翠绿,有些枝条还...

  • 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最新文章】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每一部经典名著都闪耀着创作者智慧的光芒,折
  • 我的轮椅
  • 4.观察右面李可染画作《杨柳青,放风筝》,写
  • 16.仿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两句话。(3
  • 17.左面为新闻图片《雨伞爸爸》,请用简洁的
  • 天使的礼物
  • 年集
  •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
  • 送魏二
  • 李明课间时,用粉笔头掷黑板,正巧老师看见了
  • 9、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9.古今中外不少名篇佳作中都有类似的情节:《
  • 10.阅读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作品,判断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