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724  浏览:

【原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

【问题】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今日【是】也
    (2)长跪而【谢】之
    (3)以【牒】为械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甲]段记叙第二回合斗争中,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壮举并表示要效仿他们,随即,用“【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乙]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用“【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是“【    】”的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用原文回答)(4分)
    5、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2、(4分,每小题1分)(1)这样
    (2)道歉
    (3)木片
    (4)入侵
    3、(6分,每小题3分)
    (1)平民(老百姓)发怒,只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布衣”、“免冠”、“徒跣”、“抢”翻译正确各0.5分,句意正确1分)
    (2)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尽”、“圉”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正确1分)
    4、(4分,每空格1分)天子之怒
    挺剑而起
    公输盘诎(公输盘之攻械尽)
    虽杀臣,不能绝也。
    5、(4分)例如: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9)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也姹紫嫣红。请写出古诗中涉及
  • 下一篇:比特币是什么
  • 【推荐文章】

  • 汗血诗人

    【原文】 汗血诗人 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他对诗歌的解...

  •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记者读了文学大师钱钟书的

    【问题】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记者读了文学大师钱钟书的作品,对钱钟书非常仰慕,非要...

  • 乡关何处

    【原文】 乡关何处 余秋雨 ①本文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

  • 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原文】 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①母亲年龄大了,记忆力严重减退,而且越来越严重。【...

  • 专注造就成功

    【原文】 专注造就成功 ①《列子》记载,楚国钓鱼高手詹何,他的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 【最新文章】

  • (5)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
  • 花瓷细腰鼓
  • “眼神接触”知多少
  • 余姚县海塘记
  •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再回酒
  • 12.下图是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请你运用
  • 13.阅读红色经典《红岩》,让我们感受到革命
  • 甲“简·爱!——简·爱!”他只知道叫唤着。
  • 到石码去
  • 何为诗人
  • 载舟覆舟
  •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潘碧秀《流泪的滕王阁》
  •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两段文字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