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743  浏览:

【原文】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节选)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问题】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云归【而】岩穴暝    潭西南【而】望
    B.酿泉【为】酒    山峦【为】晴雪所洗
    C.属予作文【以】记之    醒能述【以】文者
    D.【日】出而林霏开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与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3分)

【参考答案】
    5.(2分,每处1分)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3分)①规模
    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③情趣
    7.(3分)D
    8.(5分)(1)(3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则”、“备”各0.5分)
    (2)(2分)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发”、“秀”各0.5分)
    9.(3分)“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1分)而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是与民同乐。(1分)前者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后者则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1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4.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9分)为了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了
  • 下一篇:校园暴力,一缕青春的疼痛
  • 【推荐文章】

  • 神奇的丝瓜

    【原文】 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1)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

  • 两个朋友

    【原文】 两个朋友 莫泊桑 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各处的屋顶上看不见什么鸟雀,水...

  •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原文】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

  • 渔家傲

    【原文】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题许道宁画[注]

    【原文】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 对手是块磨刀石

    【原文】 对手是块磨刀石 田志军 ①刀在磨刀石上来回磨擦发热发烫,磨刀石是刀的对手...

  • 【最新文章】

  • 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喝白开水不仅能满足
  • 【甲文】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
  • 失踪
  • 能够防止陨石砸中地球吗
  • ①“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
  • 鸳鸯劫
  • “天宫二号”入选美《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
  • 【甲】隆中对 【乙】高帝求贤诏
  • 台风的功与过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梅桑榆《听从自己的主见》
  • (7)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花高洁质朴,
  • (8)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时仍笔耕不辍,他的
  • 海子爷与老雪狼
  • 12.初中三年,语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