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天堂寨枯枝

发布时间:2017年1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778  浏览:

【原文】
    天堂寨枯枝
    ①当你走进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你会被公园的奇松、怪石、茂密的森林、山于水的完美结合等自然景色所吸引、所陶醉,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片原始树林中随处可见的独特一景——“枯枝”。
    ②小溪旁一棵枯树冲天而立。走近它,你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那光滑而又粗壮的树干,用小石头敲一敲“当、当”的铮响,真是一身傲骨。
    ③远看瀑布边的大枯树,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我虽遭不幸,受折磨,但我仍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④崎岖蜿蜒的山路上,迎面又是一棵枯树,正当你为之而叹息时,却发现枯树身上又发了绿芽,这是一棵“死”而复活的枯树,真是生命之奇迹,它仿佛是在告诉你一个真理:身处逆境不可怕,只要你有信心,敢于与命运奋起抗争,奇迹就会发生。
    ⑤山涧中,你拽着藤蔓在攀登,来到一棵绿树旁,细看却是一棵大枯树,枯树爬满了青藤,“青藤如若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枯树虽已苍老,但裸露的肌肤,苍劲有力,像一个健美运动员,博得了青藤的青睐,青藤对枯树情有独钟,枯树焕发了青春,你会被青藤执着的爱所感动。
    ⑥瞧,岩石上的枯树,那伸出的粗大臂膊上却站一棵亭亭玉立小松树。小松树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特别引人注目;枯树慈祥地、默默地呵护着这棵幼小的生命成长;这一老一少孑然而立,又浑然一体。阐释着生命的延续,对此情此景,你作何感想呢?
    ⑦各具情态的枯树遍布在森林公园的沟沟壑壑,观后让人感叹不已,但枯树集中的群体形象更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⑧春、夏之际尤其是你乘索道缆车在原始森林是临空俯瞰,或登上山脊向森林深处眺望,除了装点大山、体现森林旺盛生命的一望无际的绿色之外,最能冲击你视觉的就是那白花花一棵棵赤条无挂、毫无掩饰的钢筋铁骨,傲然挺立在绿色丛中的枯树了。枯树是镶嵌在翡翠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见证者;它们好象在向游人证明,我们曾是这个世界的生命之一!是的,当你看着那高大、魁梧的枯树,你就不得不承认它曾上这个世界的主人,肯定有其风姿绰约的青春岁月,有其辉煌的历史。同时你又不得不想,它们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它失去了青春年华?是雷击、是虫害、是病魔、是大自然的风刀霜剑!此时此刻,你是否会想到人生的艰辛与沧桑。你在进一步透过森林绿叶的间隙,细看地表横七竖八躺着的都是枯枝,那情景就像刚刚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不幸,经历了多少拼搏,终于訇然倒下了。这时你会明白森林的土壤是因为枯枝而变得如此肥沃,是它们哺育了新的绿色生命,是其最后的无私奉献。
    ⑨枯枝与绿色生命同在,从而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卷,大自然真是一支神奇的画笔,细想这不也是人类与自然,开发与保护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杰作吗?枯树,这道独特风景线却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启迪、联想、情趣和自然享受。
    ⑩枯树是原始森林生命的乐章;是原始森林的风骨。
    ⑾枯树“枯”而不“朽”。

【问题】
    11、填空:文章第①段运用的表达技巧有【    】、【    】,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    】,为下文写枯枝之美【    】(5分)
    12、第⑥段加点词“呵护”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13、请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枯树”‘枯’而不‘朽’这句话的理解。(3分)
    14、请认真阅读全文,简要谈谈你从枯树身上获得的人生感悟。(4分)

【参考答案】
    11、渲染、衬托、借物抒情、营造一种美丽的氛围,自然引出本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枯枝、做铺垫(每空一分,共5分)
    12、“呵护”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枯树对幼小生命的关爱。(答出拟人修辞手法,并答出对幼小生命的关爱即可。(3分)
    13、表面指“老树发新芽”,枯树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永不会消失。(意思对即可,3分)
    14、从枯树身上获得的人生感悟,结合文段言之有理即可。(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
  • 下一篇:假想金箍棒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