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发布时间:2017年3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王开林  文章ID:33024  浏览:

【原文】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谱的总是太少,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

【问题】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9.选文开头从一位读者的经历写起,有何用意?(3分)
    答:
    20.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是哪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A.马南邨《燕山夜话》:“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①,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间,有识者不可不察!”(注释:①分野:常指政治、思想的分歧)
    B.梁实秋《书》:“挤在书肆里读书,应该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
    C.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答:

【参考答案】
    18.日成一事,方可有为。(共2分)
    19.答案要点:强调了“日成一事”的重要性,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0.C
    理由:答案示例:因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日成一事,方可有为”,意思是说每天要把一件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或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才能有所作为。而选项C的意思是“平时爱好读书,但不过分寻求深奥的解释,不在细微处下功夫,往往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便高兴得忘记吃饭”。既没有强调做事专重细节,也没有强调做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这与本文的观点不一致。所以C项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共5分,判断1分,理由4分,理由每个要点1分,意思近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 下一篇:(3)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动态景象的两句诗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