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那些卑微的母亲

发布时间:2017年4月1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3247  浏览:

【原文】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
    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
    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
    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问题】
    7、文中具体描写了三个“卑微的母亲”,请分别作简要概括。(3分)
    8、文中第②段和第④段画线句子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9、请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3分)
    10、第⑦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分)
    11、请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2分)
    读书卡片
    篇名:那些卑微的母亲
    作者:卫宣利
    摘句: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鉴赏:【    】

【参考答案】
    7、第一个:提着竹篮叫卖五香花生的老妇人;
    第二个:在超市做保洁的五十多岁的女人;
    第三个:领着孩子不顾危险捡瓶子的母亲。
    8、(1)神态描写。“尴尬”“失望和忧愁”细腻传神地写出了她面对窘境时的失落情绪。
    (2)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蹑”“绞来绞去”形象地刻画出了她在面对超市主管训斥时的紧张、惶恐的心理。
    9、比喻。将“母子俩的笑容”比作“温暖的磁场”,生动地表现了母子俩笑容可掬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母子情深给予周围人的感动。
    10、承上启下。“这样的女人”承接上文中“三个卑微的母亲”,并引出下文中的“送报工”“垃圾工”“水果小贩”等同样卑微的母亲。
    11、这句话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写出了天下母亲的共同点,那就是不管身份如何卑微,都会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即使是生命,令人钦佩敬仰。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游山西村
  • 下一篇:人与狗的羁绊
  • 【推荐文章】

  • 民间剪纸

    【原文】 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 剪桐封弟 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

  • 泥兴荷花壶

    【原文】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 ①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

  • 踏莎行

    【原文】 踏莎行 【清】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

  • 乡愁四韵

    【原文】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

  •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原文】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①时下,原本被人在网上恶搞的黑暗童话,竟成了风行的儿童...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

  • 【最新文章】

  • (2)《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乔山人善琴
  • 楹联趣话
  • ①中国人读书的传统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读书
  • 诉衷情
  • 黔之驴
  • 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
  • ⑵《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
  • ⑶《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在什么情况
  •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用“
  •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
  • 岳阳楼记
  • ⑤同样是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战争,但李
  • 《朝花夕拾》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