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清明
作者:明·张岱 文章ID:33385 浏览:
【原文】
扬州清明
明·张岱
扬州清明,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①,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②,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③。自钞关南门、古渡桥、天宁寺、平山堂一带,靓妆藻野,袨服缛川④。随有货郎,路旁摆设古董古玩并小儿器具。……
是日,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踘;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⑤。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车马纷沓。宦门淑秀,车幕尽开,婢媵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夺门而入。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
南宋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⑥,而余目盱盱⑦,能无梦想!
【注释】①展墓:扫墓。②监门小户:一般平民人家。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
③饮胙:扫墓之后,参与祭祀的人分食祭品。④袨,华美的衣服。缛,繁多的彩饰。
⑤瞽,目盲。⑥西方美人:原意是心中爱慕的人在遥远的西方。后世学者认为是诗人对圣明君主的企盼,对故国的思念。⑦盱,瞪大眼睛直视。
【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路旁摆设古董古玩【并】小儿器具( )
(2)无不【咸】集( )
(3)此独鱼贯雁【比】( )
(4)舒长【且】三十里焉(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故】轻车骏马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B.祭毕,【则】席地饮胙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日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D.【然】彼皆团簇一块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3.本文作于明亡之后,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向读者展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扬州风俗画。文中介绍了扬州清明的哪些习俗?结合结尾段,说说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0、并(和)
(2)咸(都)
(3)比(排列,跟随)
(4)且(将近)
11.(2分)(C)
12.(6分)
(1)我所见到的,只有西湖的春天,秦淮河的夏天,虎丘的秋天,能与扬州清明游春的盛况相比。
(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即使乘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13.文中介绍了扬州清明扫墓、踏青、游春的习俗。结尾处用《清明上河图》来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习俗2分,感情1分)